正文 第40章 武昌,今夜無眠(1)(3 / 3)

不過,現在你該好好躺在床上養傷,剩下的事情讓沒流血的兄弟去做。

孫武的臉和雙手被燒傷,滿臉鮮血,眾人趕緊用衣服包住他的臉,走後門送去醫院。

留下來的同誌趕緊找來煤油,放火焚毀一切證據。

濃煙滾滾,消防意識極強的熱心鄰居趕快呼救上報,俄國巡捕趕來,正碰上劉公,問樓上是什麼響聲。

劉公非常鎮定:煤油燈著火了。

煤油燈功率這麼大?

不信自己上樓看看。劉公邊說邊快步走,邊走邊做了個大膽的舉動:脫衣服。

要和巡捕拚了?

當然不是,是學偵破載灃遇刺案的那位警官。兩麵的衣服,原來是灰色,灰製服。現在變成藍色,藍西裝。不僅顏色不一樣,款式都變了,共進會老大就是不一樣。這還不行,劉公邊走邊戴上墨鏡,貼上兩撮大胡子。

果然不一會兒巡捕追了上來問:“看見有位穿灰製服的青年沒有?”

往江邊走了,劉公亂指一氣。

江邊正刮著八級大風,倒黴的巡捕,注意保暖。

俄國巡捕趕到屋內,一位革命黨人還在忙著清除硝酸味道。

你是誰?

我是鄰居,幫忙滅火。

中國人真熱心啊,俄國巡捕感慨。

巡捕搜獲了大量的文件、旗幟、花名冊、鈔票。

當天下午,劉公突然發覺有些重要的東西還丟在家裏,叫劉同回去拿,結果被抓個正著。劉同畢竟年輕,很快吐露實情。

劉同,又是劉同,你的被捕加快了起義的爆發。

上午的意外沒你的份兒,這次,你終於將名字寫在曆史上,正是你的舉動將曆史定格在這一天,雖然你是個泄密者。革命成功後,革命黨人看在他哥劉公的份兒上,沒有為難他。

劉同被抓時已近黃昏,漢口至武昌輪渡天黑即停航,即使自備小劃子渡江也進不了城。全城戒嚴,關閉城門,緹騎四出,瑞澂按花名冊到處捕人。

最危急的時刻到來了,傳奇能隨之而來嗎?

“反亦死,不反亦死。與其坐而待死,何若反而死,死得其所也。按時度勢,況必不至於死耶!”

大澤鄉陳勝的話語再一次響起。

千年之後,說這話的人名叫熊秉坤。

讓子彈再飛一會兒

孫中山曾指著一個人說,這就是打響第一槍的同誌。

就是你了,熊一槍。

許多將軍和士兵一生發射了無數顆子彈,都比不上你這顆子彈。在適合的時間、適合的地點,你讓子彈隻飛了一會兒,就改變了曆史。

熊秉坤也是個苦孩子,父親常年臥病在床,全家六口人的生計隻靠母親針線活艱難維持。他十二歲外出為人放牛,挑水,後又當皮匠學徒,受苦受累不說,錢還掙不到多少。

十六歲那年臘月,父親病重,舉家無米下炊。大雪紛飛,熊秉坤仰天長歎:老天不容我!

他做出了一個舉動,荒唐的舉動:投水自殺,幸虧被一個好心的過路人救起。

不知名的過路人,感謝你,你挽救的不僅是一條生命,更是一段曆史。沒有你的出手,就沒有那驚天動地的一槍。

熊秉坤後又到碼頭做苦力,工程營的士兵也在那兒挑砂,經人介紹入伍。1905年當兵進入工程第八營,據他自己說,剛開始對革命沒有很大的熱情。一直到辛亥年三月,才經孫武介紹加入共進會,很快成為革命骨幹。

10月9日下午,孫武爆炸案發生後,熊秉坤決定提前暴動。

負責運送子彈的是楊宏勝,他以開雜貨店為掩護,雜貨店開在楚望台軍械庫旁邊,修理軍械的工人常常買東西,楊宏勝很熱情,買東西沒錢賒賬。關係熟了後,偷偷托工人們帶些子彈。

楊洪勝送來兩盒子彈,將搜集到的僅有的一百五十粒子彈武裝骨幹,約定當晚9點以炮聲作為暴動信號。

熊秉坤自己留六粒,各隊總代表每人三粒,膽子大與長官關係不好的士兵每人兩粒。

楊宏勝攜帶酒瓶式炸彈,用提籃拎著,上麵蓋著些雜物。但此時已經戒嚴,不準進軍營。楊洪勝隻好返回家中。房東很奇怪,大老爺們兒,整天提著個籃子跑來跑去。

逛街?

男人逛街隻有一個目的,陪女人。但楊洪勝是個單身漢,沒有女朋友的單身漢。非常時期,形跡可疑,馬上告密。

軍警聞風而來。

楊洪勝邊跑邊扔了第一顆炸彈,沒響。

接著扔第二顆炸彈,響了,沒炸著人。

第三顆炸彈,響了,炸著了自己。由於劇烈晃動,在手裏就爆炸了。

當夜,軍警突襲軍事總指揮部。蔣翊武、劉複基、彭楚藩等正在開會。劉複基從樓上扔炸彈。

第一顆,沒響。

第二顆炸彈,沒響。

第三顆炸彈,還是沒響。

不是質量不過關,是閂釘(炸彈底管)未裝上去。孫武製炸彈失手爆炸後,為防止意外發生,所有存放的炸彈都取下閂釘。現在情況這麼緊急,誰還記得把閂釘裝上?

清兵一擁而入,劉複基、彭楚藩被抓。

蔣翊武穿著長袍馬褂,留著長辮,鄉下先生打扮。他大聲叫嚷:“我是來看熱鬧的,你們抓我幹啥?”

看熱鬧也要分清場合,該幹嗎幹嗎去。軍警不去理會他,蔣翊武趁亂逃走。

熊秉坤當晚約定的起義因楊宏勝等被抓而延誤。

第二天,10月10日,武昌四門緊閉,街上戒嚴,軍艦在江麵遊弋,四處搜捕革命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