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二十日這天開始,魏侯身邊就不斷有貴族大夫們駕著車帶著護衛向各個方向而去,因為除了那些依附魏國的小國國君已經提前來到之外,大國諸侯,哪怕是齊韓去歲敗於魏國,也不會自降身份,早些來拍魏侯馬屁的。那麼這就需要魏侯的臣子們守在各條交通要道,迎接這些諸侯的到來。
作為主辦方,或者說已提前預定自封的盟主,這也是魏侯的職責所在。
最先到來的是宋國國君,二十一日被東邊的魏國大夫給接了過來,大清早天剛亮的,一千多人的儀仗護衛隊,便打著宋字大旗,浩浩蕩蕩開到了這片營帳區,動靜不小,自然也驚動了周扁等人出來觀看。
作為春秋五霸之一,作為公爵的諸侯,並且最重要的是,宋國不像衛國等泗上小國隻有兩三個邑的領土,此時的宋國可還有十幾個城邑,所以,宋國並沒有選擇像那些小國一樣提前很多天來到,而宋國同樣也是魏國的附屬國,所以,他又不能太端架子,於是,宋國選擇了小國與大國之間的日子,當然,他能將日期拿捏的這麼好,與宋國就挨著逢澤,路途最近是分不開的。
隨口議論了幾句,周扁等人便回到了行宮之中。
用過早飯後,君臣照例聊起了時局,聊起了王室日後的大計,這已是漂流在外的君臣們每日必做的功課,空談國事。
但今日,剛剛聊上勁,便忽聽護衛來報,公子昂求見。
前天還在一起閑逛過,所以這次公子昂過來,必然是有事。屋中除了周扁外,其餘的幾位都立即站起迎了出去。
果然,分賓主坐下後,公子昂便開口了,“大王,過兩日便是大王為我家侯爺封伯之日,為王室周全計,我家侯爺已經為大王準備好了賞賜之物,有關事項還請大王垂聽。”
說著公子昂一擺左手,長袖舞動之下,指向了其側後方一位跟隨而來的貴族老者,“這是我魏國的太史官魏汾子,就有勞汾子大夫為大王講解一番,我家侯爺的意思是,還望封伯時,大王能夠威嚴一些。”
一聽這話,寧越梭的一下就站起來了,“不勞魏侯費心,我王室雖窮,但一些彤弓王旗之類,還是準備的有的,隻是數量會少些,不過其意義勝於實際,我想魏侯也不會在意多少吧。”
聽到公子昂的話,周扁也是愣了一下,沒想到魏侯事無巨細,連這都想好了,不過還是寧越反應的快,幾乎是公子昂話音剛落便起身拒絕了。
“非也,非也!”這次是那位汾子大夫擺手說話了。
“這是天子的顏麵,是多是少與我家侯爺有何關係?昔日踐土之盟時,周襄王厚賜了晉文公,賞賜的物品有“大輅”、“戎輅”兩種車輛以及相關服裝和配備、紅色的漆弓一件及一百個紅色箭鏃、黑色的漆弓十件及一千個黑色箭鏃,黑黍和香草釀造的美酒一尊,虎賁三百。”
聽到這,周扁心中猛然一抖,當年周襄王可是還賞賜了晉文公兩城之地,魏侯不會也以此為標準吧,要知道現在的天子家隻有一城八邑,其中四邑還是魏侯幫忙索要回來的。
幸好,那老頭說到這裏便轉了話風。
“這次,我家侯爺自然不會去要王室的虎賁三百人,而王室以善釀造美酒而著稱,所以想必美酒王室也是早就備好了的。其餘的大車和弓箭等物,想來大王離開洛陽時匆忙,也沒備好,雖然也隻是個意思,但若是少了,大王顏麵不好看,惹得諸侯們笑話,所以,我家侯爺為大王準備的便是此類。”
“其中,彤弓一把,箭矢一百,玈弓十把,箭矢一千,大輅一架、王旗一麵,戎輅一架、王旗一麵,此外,還有寶劍一把,戈十把,戟十把,斧十把,矛十把,紅色大旗十麵,黑色大旗十麵。也就是說,除美酒外,其他的,已經替大王備好了。這些會在後日送來,介時將由天子的護衛將之捧出送予我家侯爺,如何?”
聽著這是詢問的語氣,但周扁知道魏侯的意思是不容商量的,於是周扁回頭望望寧越,再望望王孫滿,二人皆未做聲,想了想後,周扁便點了點頭,“如此,便多謝魏侯了。”
“是外臣多謝大王,體恤我家侯爺的用心。如此甚好。”那老大夫也拱手道了聲謝。
“接下來,那就說說會盟當天我家侯爺率眾侯爺拜見天子的事項了。”
“大王,當日上午各方諸侯到齊坐定之後,便由我家侯爺宣讀祭天祭文一篇,爾後便恭請大王登台,魏侯將率眾諸侯一起向大王行禮,這時便由大王的近臣向諸侯回禮,禮曰。”
“無需再往下說了!”那老大夫剛說到這,寧越又猛然一下站了起來,擺擺手道,“如何回禮眾諸侯,如何嘉獎眾諸侯,如何冊封方伯,王室典籍均有記載,以下事項,寧某自理會,不需勞煩貴大夫了。”
天子是不會親自說話的,一切皆有近臣代替,這是古禮。
“不,這次我家侯爺已經安排好了,就不勞諸位大人費心了。”老大夫慢慢的搖頭說道,“還有,介時替大王回禮眾諸侯,並宣讀冊封文諸事,就不勞寧大夫了,我家侯爺另選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