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架臨逢澤(1 / 3)

很快,魏侯又投了兩萬士兵到逢澤去,這下周扁都有些好奇了,數萬人開工,哪怕是在沒有大型機械,工器具也不好使的情況下,數萬人的生產力還是極為可觀的,真不知道這是個什麼樣的大工程。

在大梁城中,周扁等人住的依舊是上次那個院落,和在安邑一樣,除了出門要有魏人陪同,王室君臣的自由並沒有受到太大的限製,於是,在院子裏無聊的呆了兩天之後,周扁決定到城內走走。的確,由於洛陽來的信使還得一個反應過程,所以這一個多月來,周扁沒有收到任何王室的消息。

和去年的大梁城,城中還是有一點變化,那就是豪門大院都開始建了,當然,一些被劃定為商業區的街道,酒樓商鋪等,也都開始建了。這個時候的城市規劃甚至比後世還要整齊,因為在統治權高度集中的時代,上層人物劃定的區域功能,一旦確定了就不容更改,沒有人會去挑戰魏侯的權威,尤其這裏還是魏國未來的國都。

所以在巨大的大梁城內閑逛了兩天,周扁看到的是功能區分極為明顯的一個個獨立的區,雖然房子都還沒有建好,但每個區的功能已經看得清楚了。比如東北是老牌貴族居住區,西北是將軍大夫們的居住區,城正中和正北是魏宮,城東南分為了兩個區,分別是商業區和屯糧區,城西南也分為了兩個區,分別是作坊商業區和屯兵區,然後城正南也是兩個區,分別是商業區和平民區。

這樣的整齊的布局,避免了當前安邑城中城的混亂,也彰顯了魏國作為大國其國都的威武。而事實上,到了唐朝的洛陽城和長安城,則是將這種整齊的布局發揮到了極致,城內分為多個坊,每個坊的居住人都有名單就像後世的戶口一樣,夜間不僅城門要關,坊門也要管,便於管理,也便於防止城內出現的騷動和內亂。

這個時代雖然沒有坊,但其實對城市的管理也已經極為嚴格了。哪怕是衰弱的王室,洛陽城內也是布局分明,不像後世的城市,東建一塊,西建一塊,很大程度上是開發商來決定,而非城市統一管理部門。

而此時,在巨大的大梁城內閑逛著的周扁,也正為這整齊的城市布局而驚歎。

當然,更讓周扁驚歎的,卻是這大梁城高大的城牆。雖然這是第二次到達大梁城,但如此近距離的仔細觀看大梁城池,卻還是首次。

站在城牆下,仰望這三丈高的磚牆,脖子都很有些吃力,放在後世,這可是三層樓高,站在三層樓下看樓頂沒有什麼,但如果是一堵三層樓高的牆,那效果就不一樣的,不信可以看看現存的南京古城牆,嗯,隻是南京古城牆還要高些,大概四層樓到五層樓的樣子吧。

城牆是夯土裏子,外麵砌磚,幾千年的冷兵器時代,中國古城牆基本都是這個樣子,當然細節還是不同,比如原材料、工藝等。而眼前這大梁城牆外麵的磚已經都貼上去了,裏麵的夯土看不見,但外麵的磚和洛陽城後來修補的一樣,用的都是青磚,隻是要更大一些,強度就看不出來,這不是自己的地盤,周扁也不可能拿個鐵錘上去砸一下試試,隻能湊近了一看,隻見磚表麵細膩,沒有細小的氣泡等物,於是周扁歎了口氣,這樣就夠了,這磚絕對結實。

這項巨大的工程還沒有完工,還有大量的工匠在城牆上麵砌著女牆,當周扁想上城看時,就被陪同的魏國大夫給攔住了,理由是擔心大王的安全,不過城牆下是隨便看的,穿過城門後,周扁也有注意到,這座城牆底部的厚度要大於高度,這樣會更結實,但在周扁看來,這其實是這個時代夯土工藝的問題。

出了城門便能看到,城牆外側底部離著護城河隻有一丈遠,這個距離讓攻城者根本施展不開,雲梯都不好豎起,更別說大型攻城器械了,而護城河則有足足三丈寬,深度就不知道了,不過周扁相信,這個時代的人力挖河,應該也挖不了太深。但是這樣的布局,已經足以讓所有攻城者都束手無策,也難怪一百年後的強秦,也不能硬破城,隻能水攻。

不過在離開城牆回臨時住處的路上,周扁回頭望望,突然想到了一個問題,既然魏侯著急逢澤的建築修築,那為何隻派士兵去,而不派這些工匠去呢?修建房屋,這些工匠豈不是更有經驗?

晚上周扁與寧越等討論了這個問題,但卻不得其解,或許魏侯隻是不想將大梁停工吧。

在大梁的日子裏,雖然沒有王室的消息,也不知道自己的布局進行到了哪一步了,但魏國的消息,還是能傳一些過來,比如趙國堅決拒絕了魏使的調解,繼續猛攻中山國,已經攻破了幾個邑,就要圍攻中山國的國都靈壽了。

周扁還知道魏侯安置也接見了中山國最新派來的求救使者,但除了從大梁又派出了一撥使者之外,就沒有其他動作了,遠遠的望見那中山國使者的淒慘樣,周扁也不免心生同情。但晚上卻聽寧越說,中山國乃是鮮虞人,民風彪悍,或許就算沒有魏國救援,中山國的國都也不是趙軍能夠輕易攻打下的,多的不說,今年之內是撐得過去的。

到了九月初十的時候,終於在城內見到大量的工匠結隊前往南方,就剩十來天了,現在工匠才去,來的及嗎?周扁不由替負責這項工程的魏國大臣擔心起來。

又過了兩天,大梁也開始熱鬧起來,幾個小國的國君先後來到。他們都帶著幾百人的儀仗隊,但沒有軍隊。魏侯在新完成的宮殿之中接見了每一位國君,但並沒有引見給天子,周扁知道,他們應該是在九月二十四日這天集體拜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