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歲末年初(1 / 3)

由於已經是十二月底,沒幾天就是年歲交替之時,所以周扁一直安靜的呆在院子之中,每日不是與寧越王孫滿一起在屋中讀書寫字,便是與樊餘蘇銳一起在院裏練劍習武,日子過得倒也愜意舒適。

寧越和王孫滿倒是出去過幾次,每次院子門口值守的魏國大夫和守衛的魏兵隻是問了問去哪裏,便絲毫不阻攔,但是每次都有至少一名魏國的大夫相陪同,不過寧越和王孫滿並不在乎,他們本來就是去拜訪一些貴族和重臣,正愁不認識路呢。

而麵對周室之臣的到訪,很多人都選擇了閉門不見,想想也是,第一,王室來的匆忙,根本就沒準備什麼禮品,第二,很多人並不清楚魏侯的態度,自然不方便接見,第三,正是要過年的時候,誰家裏不是忙的團團轉呢,又哪能騰出時間來呢?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最後去拜訪的,以為最不可能接見自己的,也是魏國最重要的一位大臣,公孫痤,卻是同意會見了寧越和王孫滿二人。

在會客廳裏,公孫痤倒是極為好客的拿出了珍藏的蜀中茶葉,態度雖然不冷不熱,雙方交談也並沒有什麼實際性的內容,但寧越二人卻是極為興奮,回來後在周扁麵前講述分析了很久,畢竟,這是一個與魏人打好關係的好的開端,同時也是信號,至少王室在安邑的生存環境可以得到確認了。

隻是可惜的是,公子昂帶兵不在安邑,據說年後才能回安邑,不然在安邑城中,就多了一名明確與王室相親近又有分量的貴族了。

很快就到了歲末年初,安邑上下宮裏宮外都在忙著過年的各項活動,寧越二人也不外出了,這時出門肯定是拜訪不到人的,可能還會惹人生厭。

魏宮之中有宦官送來了大堆的牛羊肉,各種調味料,還有美酒,甚至還貼心的為周王室準備了洛陽正流行的稻米。這美酒自然是魏酒,而非洛陽燒酒了,不過酒肉量多,足以讓王室三百多人無論貴賤,都能在過年時吃上酒肉。

到了歲末這一天,就連偏宮門口值守的魏國大夫都告辭而去了,走之前自然再三交代這些天不要外出,美名其曰因為若是要外出則魏國這邊將無人陪同,無法保證王室君臣的安全。寧越自然連連稱是。

回到院中,寧越便立即指揮隨從中會木工之人,雕刻了周室列祖列宗,曆代先王的牌位,又囑咐禦廚準備了三牲祭品。雖然流落異地,但身為天子,怎麼能不祭祖拜天?隻是大王年幼尚無子嗣,洛陽祖廟中的大祭,便隻能由太後操勞和主祭了。

於是,本以為這個年能過的輕鬆和舒服的周扁,又不得不被寧越王孫滿等拖著熬夜和起早。

歲末當晚,昏暗的偏宮殿堂之中,昏昏欲睡的周扁強打著精神聽著王孫滿那同樣無精打采的祭文時,卻忽聽魏宮裏鍾鼓齊鳴,接著劈裏啪啦的聲音也想了起來,應該是將竹子丟進火中的聲音,然後又有悠揚的男聲響起,“拜!”

“再拜!”

雖未親見,周扁仍能想象的到,此時那高大的魏宮祖廟裏,祭祖儀式該是多麼的盛大和壯觀啊!或許就算此時的洛陽都遠遠不如,至少沒有爆竹的聲音。而抬頭望望,這並不算大的偏宮殿堂裏,臨時搭起的祭壇,寥寥可數的幾人,與那魏人祭祀的聲勢,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哪怕是周扁再豁達,此時的心情也並不好受。

魏人浩大的祭祀持續了數天才漸漸安靜了下來,在寧越的安排下,王室君臣簡單的祭祀也持續了數天,雖然條件簡陋,但每一位先祖先王,每一位神仙,都必須照顧到,不是嗎?

於是等到幾天的忙碌終於過去,周扁竟感覺又瘦了幾斤,以至於周扁都有點懷疑寧越安排這麼多項目是不是為了與魏人賭氣?不過卻讓此時的周扁,對於“國之大事,在戎在祀”又有了更深的體會和理解。

此外,閑暇時還聽寧越說起,這魏國祭祖時,祖廟裏供的可也有周文王,因為魏侯一脈也是文王子孫,準確的說魏侯應當是姬姓魏氏。相傳周文王有一百個兒子,有史可考的有十九個,其中第十五個兒子乃是姬高,因為封在了畢國,又稱畢公高,畢國被晉國所滅後,晉獻公又將魏地封給了畢公高的後人畢萬,這便是魏侯先祖了,所以在魏國的祖廟裏,擺第一位的是周文王,第二位的是畢公高,第三位的就是畢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