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回家過年(3 / 3)

無奈被魏侯挾持的周扁,自然是參加不了自己周室的祭祖大典了,隻是令周扁感到不可思議的是,這個時代的人們回家過年的熱切,遠遠超乎了周扁的想象。

後世的春運周扁也經曆過,但好歹那是擠火車擠汽車,但這個時代的魏人,從濮陽到安邑的好幾百公裏的路程,卻是在拿腳丈量。那可是一千多裏路啊,華北平原之上,又剛剛是一場大雪之後,寒冬臘月裏,積雪成冰,將士們深一腳淺一腳的在雪地裏行走著,哪怕士兵們都配發了皮靴或者一大塊皮毛裹腳,但周扁知道,每當歇營時,士兵們做的最多的就是搓揉凍僵了的雙腳。

周扁估計,等到了安邑,至少會有一半人凍掉腳趾頭。王室的士兵同樣也配發了皮靴,不過周扁也沒有更好的辦法去心疼將士了。

白日裏行軍還好,都是精壯男子,哪怕有淤泥陷入了車輪,也能很快就推走。到了晚上才是最難熬的時候。沿途有小城邑的還好,可以借宿,沒有小城邑的,就隻能紮營野外了,不過還好中原地帶,還是能找到村莊的,先行開路的一千魏兵已經將紮營地都選擇好並清理好了,甚至連柴火都備下了,不用想都知道周圍的村莊多半都遭了秧。

就這樣,魏軍五千人分成了三隊踏上了歸途,第一隊一千人,第二隊兩千五百人,第三隊一千五百人,前後都隻隔了一天的路程,而魏侯以及周扁一幹人都在第二隊之中。

一走出濮陽城,便是冰天雪地,周扁真的是沒想到魏侯竟真的選擇了踏雪而歸,而四下觀察,更令周扁沒想到的是,沒有一個魏兵露出消極或恐懼。

跟隨大隊人馬,第二日歇在了平陽邑,第三日便渡過了已經結冰的大河。望見這凍住的黃河,周扁一下子就想起來偉人的一句詩來,“大河上下,頓失濤濤”。卻沒想竟是在這兩千多年前的古代,讓自己親眼看見了這場景。

來不及感歎這頓失濤濤,第三日晚上,周扁便親身經曆的這冬日裏的第一次野外紮營。半夜裏,那叫一個冷啊,士兵們都擠在了一起,身為天子,周扁卻隻能自己一個人鑽在厚厚的大被之中,雖然帳篷裏有炭火,但卻遠遠架不住零下的嚴寒,後半夜,周扁終於受不了了,喚來侍衛將隔壁帳篷裏的巧奴和田倩兩名侍女都喊來,大被**,頓時暖和了許多,還多了些軟香溫玉。沒辦法,這時不暖被窩要她們何用?嚴寒之下,周扁那帶自後世的矜持,終於失守了。

也不記得晚上做了**沒有,次日好不容易從溫暖中醒來,周扁隻見那一左一右兩名小侍女都已睜開眼,紅紅的臉龐也不知是熱的還是怎麼的,望見大王醒來,兩女慌的就要爬起來行禮,卻又帶入一陣涼風,驚得又是賠罪又是磕頭。看來一夜無痕,大家都是緊張。

不過也真是紅粉鄉英雄塚,好半天,周扁才在二女的伺候下起了床,這時隊伍卻要出發了,周扁隻得在馬車上解決早飯。

沒想吃罷早飯與幾位臣子閑聊時,周扁意外得知,今早有名魏兵再也沒能醒來,讓周扁的心情略略有些沉重了起來。

幸好接下來幾日都歇在了小邑之中,這都是魏國自己的小邑,所以城邑裏早就收拾得恰到,哪怕幾十人擠在了一間小小的庫房裏,卻也好過了野外的帳篷,這幾日都沒有人凍死。

大隊人馬沿著前軍的足跡一路向西,在過了矛邑之後便開始轉而向北,因為正前方便是太行山和王屋山了。山路崎嶇,大軍的行走速度終於慢了下來,而連著幾日又是野外紮營,凍死的人數很快就超過了十人。

隻是誰也沒有想到,就在剛剛就要翻過太行山的時候,魏軍竟然遭遇了埋伏,而更加沒有想到的是,這次伏擊的對象,竟然不是魏侯,而是王室的那位少年天子。(注,戰國時期具體怎麼個過年法,還有過年是不是正月初一,這些我都沒有找到具體的史料,但歲末年初要祭神祭祖,這倒是有記載的,所以本小說中著重說明的便是祭神祭祖,但我相信,過年的習俗是自古便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