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見大王嚴令,眾臣也不敢再有所異議,慌忙齊聲答是,雖然不知道內心裏有多少人對大王的命令不以為然,但至少明麵上,大家都還是很聽大王的話的。
到了這時,朝會已經沒有再開下去的意義了,有任務的要上城牆去布防,沒任務的要在城中穩定人心,大王一聲令下後,群臣做鳥獸狀很快就散了去。
而周扁卻是將太師單獨留了下來,二人隨意散步在內宮之中。
“太師,田大夫所說的,本王其實也想到了,的確,從韓軍匆匆退走來看,魏軍很可能是打著匡扶我王室的旗號來了,不然不會這麼巧的。可是,本王心中總有一股不好的預感,魏軍這次還是會對我王室不利,但本王又想不出來會是哪裏。還請太師大人教我。”
“大王多慮了!”太師拱了拱手。
“大王,老夫也以為,魏軍此來多半是為了相助我王室,以此功要挾我王室封其為方伯,若真是如此,便封他個方伯又有何妨?魏軍名義上得利,而我王室實在又沒有損失什麼,為什麼不這麼做呢?至於大王擔心魏軍將不利於我王室,他又要如何,難道也要學韓軍攻打我洛陽麼?”
“大王,這些時老夫也想明白了,韓軍之所以如此堅決的要攻打我洛陽,多半是感受到了來自我王室的危機,要知道洛陽四麵皆與韓國相鄰,且不說我王室要發展必然會與韓國起衝突,單是他韓國不少國土,便是自我王室手中奪得,所以一感受到我王室變強,韓侯便甘冒天下之大不韙,悍然進攻我王室,想要逼迫我王室屈服。”
“而魏國不會如此,因為魏國不與我洛陽相鄰,且魏侯自負,想要稱霸天下,自然愛惜名聲,再說魏侯占我王畿之地也無用,畢竟中間隔著韓境。所以,老夫以為大王大可以放心,無論怎麼看,魏軍此來,都將不會不利於我王室。”
聽見太師這一番話,周扁長出了一口氣,點了點頭,“或許便是如此吧,但願如太師所言。本王也想明白了,若能得一諸侯強國保我洛陽,我王室何惜區區一方伯之封賜?此番魏侯若求封方伯,本王就允了,也不再要求其出錢出力幫忙修補洛陽城牆了,日後我王室自然會有自己的能力的。”
太師也跟著點了點頭,“大王,就是這話,大王若是能想明白這,就不怕打發不了魏軍了。隻是還有一點,老夫也是昨日聽那太史官所言方才想到,大王如今十歲是吧?”
周扁下意識的點了點頭,但已有些猜到太師的意思了。
“大王如今才十歲,便能帶領我王室奪回洛陽,大敗韓軍,斬首共五萬,大王未及弱冠,便能發明燒酒,精鹽,四輪馬車以及投石器等物,這已經不能用在天上所見來解釋了。老夫以為,少年人太聰明自然是好事,不過要懂得藏鋒。以往老夫等一幹大臣也錯了,不僅不為大王遮掩,反而在城中在軍中大肆宣揚大王的神明,現在看來隻怕會害了大王。”
“所以老夫認為,大王應該盡量少發表言論,大王所發明的事物也一切冠以臣子之名,至於以前傳出去為大王所造的一應事物,以後都放出話去,說是為了替大王揚名這才成了是大王所造。大王,老夫直言,或有得罪,但老夫一向忠心於我王室,還望大王考慮一二。”
說著太師彎下了身子,躬身不起。
片刻後,隻聽輕歎一聲,周扁伸手將太師扶了起來,“太師大人衷心之言,本王受教了。也是,若非太師,本王還一直沒意識到這些問題。日後本王會注意的,本王也知道我現在還年少,日後有的是時間,或許真是本王有些心急了。就依太師之言吧。”
說到此正好太師看了過來,兩人四目相對,互相一點頭,一切都已明了。
是啊,自己一直想著複興王室,一心想著快些再快些,雖然有時候也能意識到自己這不符合年齡的妖孽,但畢竟當局者迷,今日得太師一點醒,周扁這才意識到若是自己繼續這麼下去,隻怕今日韓國明日魏國,王室將永無安寧之日了。
還真是的,自己前兩日還得意洋洋衝蘇銳說,那投石器乃自己所造,現在想來,自己還真不懂得藏鋒二字,忘記了槍打出頭鳥的老話,周扁不由驚出了一身的冷汗。但想想現在意識到還不算太晚,自己登基也不足兩年,一些事跡應該還沒有傳遠,而太師也想出來補救辦法,那就是放出傳言去,說是為了替大王揚名這才說成是大王所造。雖然這個法子對於自己的名聲有一定的危害,但總歸比引起列國注意要好的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