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看去,這拱手說話的卻是田邑,真是隻老狐狸,現在就道喜,不過想想也是,韓軍連營帳都不要了,除了退兵還能是幹什麼去了?沒想這頭聲道喜卻被田邑給占了,眾臣中頓時有不少暗暗後悔起來,但隨即便又意識到現在再跟上也不算太晚了,於是大殿之中,很快便又響起一片道喜聲。
甚至還有人高呼道,“田大夫所說不對,韓軍退去,哪裏是韓國遭襲或韓國內爭,分明是久功我洛陽不下,傷亡慘重,韓軍無力再攻城,這才灰溜溜的退去。臣恭喜我王大敗韓軍,大王英明,大王萬歲!”
這話說的更為精明,竟又掀起了一個道喜的新**。
不過周扁卻是自知的很,若是韓軍因為遭到其他諸侯國的襲擊,或者因為內爭而退兵,還好一點,若真是因為打不過王室軍隊而退,那對於王室可就不是一個好消息了。一個強盛的王室,絕不是天下諸侯列國所希望看到的,這一點周扁已經想的很明白了。
擺擺手讓場麵又安靜了下來之後,周扁板起了臉。
“諸位,在還沒確定韓軍是否真的退走,若是真的退兵,又是為什麼之前,諸位休要再提恭喜賀喜的話,不然不要怪本王翻臉。然後至於韓軍為什麼突然撤退,本王以為多半不是因為無力攻城,不然不至於如此匆匆連營帳都沒來得及收,必然是因為有緊急的事情。本王也想明白了,我們現在坐在這裏瞎猜是猜不出來的,還是等待探子的回報吧。隻是有一件事,本王覺得還是得派滿大夫前往新鄭,與韓侯商議韓國退兵之後的兩家友好協議,諸位以為如何?”
“大王,老夫以為應當如此,畢竟我王畿之地四麵皆是韓土,商貿往來,我洛陽需要的糧草器械等物,都需經過韓境入我洛陽,且我王畿之地與韓土之間的邊境也得重新劃定了。”說這話的是太師。
很快就有人唱了反調,“大王,韓軍乃是大敗而歸,為何要我王室遣使前去商談,不若等韓國來人,方可顯我王室威嚴。”
“大王,臣以為遣使也可,不過得先行叱喝韓侯一番,讓其親來我洛陽認錯方可,不然便是墜了我王室顏麵。”
“大王,臣以為根本無需遣使與韓國商談,韓國此番大敗,日後必然不敢為難我王室,我王室隻需與其他諸侯保持好關係,便可挾製韓國,使其不敢再冒犯我王室之威。”
緊接著便是一個接一個大臣的發言,這個時代哪有後世開會的那般紀律性,各自想說就說,亂糟糟一團,就像是一群人在隨意聊天一樣。唉,這個可不是一時半會可以解決的,雖然周扁也頒發了一些紀律要求,但人們的思維都是有慣性的,而周扁也不是個暴君,也不願以武力強迫。
不過仔細聽一下大臣們的發言便會發現,多數還是不同意王室主動去簽訂友好協議的,難道所謂的王室尊嚴這麼重要?與昨日僅一天之隔,這會的朝會爭執卻與昨日的全票通過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原因在哪,自然便是在於今日韓軍已經退兵了。
原來韓軍久攻洛陽不下,城中不少人也起了厭倦之情,於是為了韓軍能快快退去,低頭去簽什麼友好協議,也就無所謂了。而今日韓軍已然退去,便沒了擔心韓軍不退的顧忌,所謂的顏麵便又回來了。想來便是如此,周扁自知一時半會也說服不了眾人,也就沒有去管,任由堂下幾撥人馬自由爭辯。
沒想這一爭論,便是半個時辰過去了,直到一個身影匆匆跑入了大殿。
能在朝會時自由跑入殿中的,自然是大王的親信,而能在這個時候匆匆跑入,自然是有緊急的事情要回報。是的,來者便是情報司薑平。
望見薑平跑了進來,周扁的心也加快了跳動,這麼快就回來了,是查到了韓軍的什麼情況麼?
而瞧見薑平跑進,殿中的爭論聲也小了許多,大家都知道這人會帶來最新的韓軍消息,所以都將目光投向了一身布衣的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