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鼎門城樓之上,盯著烈日,周扁手搭涼棚滿臉憂愁的往下望去,隻見遠處韓軍大陣中,又分出兩個方陣,分別向著南北兩邊的上東門和平門殺來,喊聲震天。而那自定鼎門而退的殘餘萬人隊,則悄無聲息的撤回己方陣中。
這韓軍的兵力優勢還真是大,先前便是個兩萬人攻打兩門,後來又加了兩萬,現在再加了兩萬,南北兩處城門處便都是四萬人攻城了,當然還要減去開戰以來的傷亡,饒是如此,每個城門現在承受的敵方兵力也超過三萬了。
韓軍這是拚兵力麼?
雖然韓軍有優勢兵力,但我軍也有先進的投石器,戰鬥到了現在,南北兩邊又加了十幾架投石器,現在又開始把中間拉動投石器的民夫,往兩邊調,可以讓其中一些身強力壯的換下兩邊部分體力不支的民夫,以保證投石器攻擊的速度。
可以說,隨著韓軍撤走中路的一萬人,而兩側再各加一萬人,周扁已經可以確定韓軍放棄了中間的定鼎門,因為韓軍已先後投入了九萬兵力,剩下的隻有兩萬不到,想來韓軍也不會全部壓上。但怕就怕韓軍突然將上東門和平門處的兵力一下拉到定鼎門下,要知城外地形寬闊,大軍在城外移動可比在城內要快捷的多。所以,周扁麾下的以前禦林軍還是沒有動,城下還有幾千體力不支的民夫在休息,如此倒是不怕韓軍突然調轉攻擊方向。
再望望那後加的兩萬敵軍已經衝到了城下,新加的生力軍奮發向前,一下子就讓韓軍的攻勢又變猛烈了許多,周扁惦著腳往左右望去,卻依舊看不清兩邊的戰況都是如何,如果韓侯再不增加兵力,隻怕今日這一戰便是傷亡最大的一場了,雙方先後共投入了不下十萬人,足以記入史冊了吧。
算了一下,今日除了留在定鼎門的一千禦林軍外,不算新兵預備隊,一共一萬七千士兵,兩邊各能分到八千多,雖然韓軍有四萬,但王室這邊拉動投石器的民夫其實也是戰鬥力量,那其實便是兩邊各自近兩萬人了,韓軍一比二,攻城一方其實還處在兵力弱勢,想了想後,周扁又放下心來,這樣都守不住,以後還怎麼混?
正想著時,左邊少師跑了過來,烈日之下,少師跑的滿臉大汗,氣喘籲籲的跑到近前說道,“大王,老夫見定鼎門這邊一萬韓軍退去,唯恐大王將所有兵力都撤往上東門和平門,所以趕緊跑來,沒想大王竟沒有如此,實是老夫多慮了。”
看來少師還是擔心自己小孩子心性,一見韓軍退去,便立即撤走兵力,自己當然不會如此,不過望見少師累的上氣不接下氣,一片忠心的樣子,周扁心中頓時頗為感動,於是臉上微微一笑,將其扶起,“確實讓少師操心了,本王自然知道不能放空城在此,若是韓軍突然調轉兵力來攻定鼎門,也要保證能抵擋的住。少師,不知北邊戰況如何?”
緩過一口氣後,少師方才開口道,“大王,那王孫建用兵穩健,調兵有方,雖然韓軍攻勢凶猛,但城門一方始終巋然不動,便是時而有韓兵攀上城頭,也很快就被長矛刺下。並且那屠猛與王孫建配合極佳,王孫建令人專門查看城下哪處韓兵密集,或者哪裏韓兵勇猛,便傳給屠猛調整投石器攻向哪裏,目前韓軍損失慘重,而我軍傷亡並不多,所以哪怕韓軍再加一萬,那裏也頂得住。”
由此看來,王孫建作為一名新提拔起來的將軍,已經足以獨當一麵了,周扁聽了此話心中頗為欣喜,以往自己手下除了龐興就是屠平等一幹洛陽周公舊將,龐興此人凡事求穩,少了一股衝勁,至於屠平等人,則更加不堪使用,而王孫健等一撥年輕人的崛起,終於可以緩一緩將軍荒了。
“卻不知南邊劉雲那裏如何了。”周扁轉頭看向南邊,劉雲領軍比起王孫健要差了一點點,但勝在作戰勇猛,身先士卒,悍不畏死,是一員猛將。
少師搖搖頭表示不知,恰在此時,南邊來報信的士兵到了。“報大王,劉將軍那裏抵擋韓軍沒有太大問題,韓兵幾乎都上不了城牆,劉將軍讓小人彙報大王,說再來一萬韓軍他那裏也頂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