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舊事重提(2 / 2)

滕家老祖於七代後主時,曾官至太尉,深得後玦賞識,乃一朝權臣。他對後玦有著誠炙的忠心,發誓此一生都將捍衛後主威嚴。如今後主雖死,可他還在,他絕不允許,有人在他的眼裏,將後主的遺命當作兒戲,徇私枉法!

故事講到這裏,就不得不細細將二十年這樁舊事講來。

話說當時晟國仍在第七代後主後玦的統治下,隻是這時的後玦已近暮年,日薄西山。年老使得這位年輕時文武雙全的君王變得昏聵多疑。老來體弱,生命中最後五年,尤為嚴重。

那時的後玦,被異域傳入的火羅教吸引。火羅教宣揚靈魂不死,生命之火不熄。能吸引到這位天子,看來懼怕死亡這並不隻是普通人的權力,天子也不例外。

似乎是後主的虔誠通過火羅教真主感動上天,他的身體竟一日日地康健起來。

這本是好事,可卻釀出了當年最悲劇的慘案:太子後始謀反!一月後,七代後主撒手人寰,八代後主即位。新朝將火羅教列為邪教,打壓鏟除,這便是當年的大清洗,而晉王在此過程中自裁!

這一年,晟國經曆宮廷政變,世代更替,流血犧牲。

再說廢太子。

廢太子大名後始,自出生之日便被立為太子。後玦對他悉心教導,自小培養他的治國之能。而後始也深孚眾望,幼時門門功課都名列前茅,成年以後出將入相莫不能當。後氏一族無不為此子驕傲。覺得江山有托,繁榮可再延續。

若偏要說後始有哪點可指摘,那必屬他的婚姻。

後始雖是後玦嫡長子,但在同輩十一位兄弟中排行第五。且眾兄弟裏,他是最晚成婚的那個。

在他最大的侄子後玨已經能背出全本《論語》的時候,他才終於下定決心,娶了一位賢淑的女子,並在新婚後的第一年,得了個男孩兒。

後始為兒子取名為後銘。

如果不出意外,後始會成為第八代後主,然後他的兒子繼承這片江山。後始希望自己的兒子成為最有作為後主,永遠為世人銘記。

可那個“如果”沒有發生。對於當年後始造反的原因,幾乎是眾口一詞:後始是被權力迷昏了頭!

那時,後始已經做了四十年的太子。對權力的渴望讓他淡忘親情,後玦的身體又每況愈下,讓他似乎看到了希望。

可後玦對火羅教的崇拜似乎起了作用,他的身體竟開始恢複。如此一來,後始對天的期待落空,最終鋌而走險。他發動政變,進行逼宮。

後始打出火羅教乃異端邪教的旗號,號召眾人與他一起清君側。

可最終,政變以失敗告終,後始也死於亂軍箭下。

這是當年晟國皇宮發生的最慘烈的一幕,誰也未曾料到,昔年肩負全族希望的天之驕子,結局竟如此悲涼。

後玦更是在盛怒之下,下令誅滅後始一脈,連那尚在繈褓,不滿周歲的嬰兒也被沒能幸免。

這起慘案,單太子一脈,就斬首一百三十六人。若再加上那死於政變中的士兵,宮女,教徒,那數字,竟有萬餘。

流血的宮廷政變,血淋淋地畫上了句點。

在平息這場政變之中,立下汗馬功勞的大皇子後土,被立為新太子。他就是後玨的父親。

可也在這件事情發生後一個月裏,後塊的身體急轉直下,最終一命嗚呼,新主登基。

這樁舊事,這則當年皇室最大的醜聞,也畫上了終結。

這便是當年親曆者,後世讀史者,眼裏的事實。

到會之人中,不乏滿臉溝壑的老者;也有正值壯年的大臣。他們親眼見證了太子的謀反,所謂登高跌重,盛極必衰。曾經的太子有多眾星捧月,跌落之後的他就有多麼的罪無可赦。

二十多年了,被釘死在恥辱柱上的人,翻不了身。卻又牽扯出後氏皇族更大的醜聞。這場風暴,注定少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