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1(1 / 2)

最後再說,我雖然做出這麼一點兒小小的成績,都是學校黨委和總支教育的結果!”我在上邊講,下邊的教師們聽得都很認真,有的地方他們還自發地鼓起掌來!

演完這一段,我問那些教授群眾演員,你們覺得怎麼樣?他們說,很像,大學教師確實有汪弋這種人!

看群眾演員“賣麩子”,跟柏寒“喝咖啡”一樣,給我留下深刻印象。

“賣麩子的”五十幾歲,演戲特別投入,秋風瑟瑟中,隻穿個背心,襪子都脫了。王導演說:“這演員多好?真會演戲!

頭上還有一縷白發,怎麼看怎麼像‘賣麩子的’,這些演次要角色的特別認真!

老同誌都這樣。”

那場“賣麩子”,讓我感動極了。為了拍這麼個小鏡頭,老演員幾次脫掉衣服,隻穿一個背心拍戲!

最有意思的是,他還故意在頭上撒上點兒麩子,讓人一看,就知道這是在家裏裝麩子時不小心弄上的!

王導演說,“賣麩子的”田玉崎是本溪話劇團二級演員,兼演看太平間的。我說:“一個人怎麼可以演兩個角色?”王導演說:“當然能。這一集賣麩子,過幾集看太平間,觀眾看不出來,就是看出來也好解釋:這個農村老頭又找了份工第六輯聯姻影視洧進茗甙有作。這個戲演員夠多了,一般的戲到不了這麼多演員,二三十個人就行了,這戲五十多呢。”

王扶林對他手下的演員如數家珍:“葉雲朗”本人就是大學教師;“米麗”特別有戲;“衣仲真”既形似又神似;“劉樹人”、“魯省三”都演得好極了……我說:“奇怪,你的演員怎麼選得這麼合適?”王扶林感歎說:“選演員就是決定命運。”

一點不錯,我看到於淩波的文章就采用了這樣的小標題:沒有合適的演員不能開機!

“電視劇《藍眼睛黑眼睛》角色眾多,既有中外學生,又有校長、教授;既有省級幹部,也有普通百姓,各類人物達40多個。王扶林認為,劇本的內容要靠演員真實、準確、形象、立體化地表現出來,沒有合適的演員,戲不可能拍好。因此,他要求無論主角、配角,甚至是一般隻有幾個鏡頭的‘大群眾’也要多找幾個備份,有挑選的餘地,決不能湊合。出於季節原因,開機迫在眉睫,扮演女主角叢雪和留學生馬爾克的演員,推薦了幾十名人選,王扶林均不滿意,兵分幾路,‘磨破嘴,跑斷腿’,曆經一個多月選演員的劇組同誌,勸他:‘實在不好找,就在這些演員中拔大個兒,確定一個算了。’王扶林卻說:‘搞藝術就得下苦功,你糊弄我行,但我不能糊弄觀眾。希望你們再選選,再選選,沒有合適的演員不能開機。’”於淩波這段話不過幾十個字,韓夫形容這過程卻是“沒開機就花了幾十萬!”今天聽說某省有個女孩“像叢雪”,給買上飛機鵷進著龍有第六輯聯姻影視票飛來,王導演看,不行,請回吧!

接著,另外一個像叢雪的又飛了來……很多著名演員聽說王扶林在找主角,且一人演三個角色,都想投到王導演麾下,王扶林卻都說“氣質不對”。

最後的幸運者是吉林藝術學院應屆畢業生楊柳後來成為中央電視台影視同期聲主持人並改名“楊童舒”一一當時麵臨二難選擇:是考研究生還是到王導演的劇裏演主角?跟小說女主角叢雪同齡的女孩聰明地抓住了機遇,毅然放棄考研究生來跟王導演拍戲。電視劇還沒後期製作,《影視文學》已經把她的劇照排到封麵上,焉知《藍眼睛黑眼睛》之於楊柳,不是《紅樓夢》之於鄧婕?《三國演義》之於陳紅?王扶林善於推出新人,世人皆知。在《紅樓夢》劇組,王扶林慧眼識星,選中歐陽奮強、陳曉旭,力排眾議用鄧婕,早就是劇壇趣聞,“眼睛”劇組全國撒網找叢雪和馬爾克,王扶林諧趣地稱之謂:“找當代林黨玉和外國賈寶玉”。

與藝術學院畢業生楊柳一下子成主角相比更離奇的是,幾位既不是演員也不是中國人的青年,給命運推到王扶林劇中擔綱主演:留學生帕特裏克(瑞士穴弗拉迪米爾(保加利亞,陶愷(匈牙利)成了馬爾克、約翰、米沙……“馬爾克”這個小老外很可愛,王導演說,他演戲越來越好,最可貴的是,一點兒沒有表演痕跡,自然、真實、本色。什麼事都一點就通,連走位都走得對,這一點就是老演員有時候也走不好,可是他就能走到位!

太有靈氣了。

“馬爾克”是在開機前夕神差鬼使地撞到王扶林手下的,既像當年歐陽奮強撞進了《紅樓夢》劇組,也像當年乇扶林從街上第六輯聯姻影視攝攤卷光布物普“撿”回個賈府二小姐:到四川挑演員的王扶林偶然往窗口一張望:“下邊那高個姑娘是做什麼的?”人們回答:“來劇組報考,長得不錯,有點兒木木的,不會演戲,讓她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