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倫敦,聯合作戰司令部。燈火通明的會議室裏,聚集著皇家空軍和海軍的十數位將官,這其中不止有戰鬥機部隊和水麵艦隊的指揮官,還包括指揮著空軍轟炸機部隊、海軍岸基航空部隊以及潛艇部隊的將領們,而且還有兩位在軍服樣式和徽標上和英國軍官有很大區別的人。熟悉目前戰爭形勢的人都知道,法國本土政府已經投降,但法國人並沒有就此放棄抵抗,一個名為自由法國的組織正在以年輕將領戴高樂為首的帝國防務委員會帶領下繼續以英國和法屬赤道非洲為據點同德國人戰鬥。這些法國軍人雖然被法國本土的維希政權稱為“叛變者”,但他們的影響力卻不可小視,而且作為曾經在法國軍隊中擔任正規職務的經曆讓他們對法國各地的了解輕鬆甚過其他外國人。
“綜合自然環境和人工設施等條件,布雷斯特、聖納澤爾、南特、拉羅謝爾以及波爾多均可作為大型艦艇的駐泊地,其中以布雷斯特、聖納澤爾和波爾多的條件最佳!先生們,需要提醒的一點是,我們在聖納澤爾的諾曼底船塢足以容納像俾斯麥號那樣大的軍艦進行修理!”
說話的是一位操著法國南部口音的海軍上校,此人在法國海軍中並不是什麼響當當的人物,在情報方麵也沒有很特殊的手腕,而之所以能夠出現在這個高級別的會議室裏,完全得益於他對法國西部各個港口的了解和他的“正義精神”——盡管沒有明說,但在眼前的形勢下,英國轟炸機光臨法國港口幾乎是無法改變的事情,加上英國艦隊在米爾斯比爾的所作所為,和英國人合作的法國人很難不被自己的同胞視作真正的叛國者!
英國海空軍將領們交頭接耳的溝通了一會兒,然後由一位海軍準將對著桌上的大幅軍用地圖講解道:
“根據我們的情報,德國人自從占領法國西北部之後就著手加強布雷斯特和聖納澤爾的防禦工事,這其中尤其以布雷斯特的工程規模最大、動用勞力最多、保密措施最為嚴格,種種證據顯示德國海軍已經將那裏改造成為一座大型的要塞和潛艇基地,再考慮到整個比斯開灣以及英國在北大西洋的主要航運線位置,我們認為這支德國艦隊的第一站將會是布雷斯特!在這之後,他們將以布雷斯特為據點隨時出入大西洋,執行他們從上一場戰爭就積極謀劃和實施的海上襲擊戰術!”
“話是沒錯,可是我覺得攻擊布雷斯特那樣防禦強大的軍港難度之高不亞於轟炸柏林!”空軍第1轟炸機大隊的指揮官詹姆斯.特倫查特準將情緒顯然不是很好,因為在當天下午針對德國艦隊進行了幾次空襲中,他麾下10個轟炸機中隊就出動了將近一半的兵力,最終沒能返回機場的竟達到39架,占到第1轟炸機大隊總兵力的五分之一強!
在其他人作出反應之前,這位和空軍元帥特倫查特有著親密血緣關係的軍官憤憤不已的大聲說道:“以今天下午這樣的戰損率,我們將很快缺乏轟炸機可用!沒有足夠的轟炸機,我們便無法保持對德國本土的轟炸,便無法摧毀德國人的工廠、船塢、鐵路、油庫和信心!”
特倫查特的抱怨並非無理取鬧,他在1940年7月剛剛接手這支轟炸機部隊時,手裏僅有不到60架戰爭式輕型轟炸機——在德軍閃擊西線時,第1轟炸機大隊10個中隊都部署在法國,而戰事爆發的頭一周他們就在德國空軍以及地麵防空部隊的聯合打擊下損失了一多半的兵力,在灰頭土臉的撤回英國之後緊接著又麵臨德國空軍的大規模空襲,直到1940年冬天才有機會大規模換裝更為優秀的惠靈頓式雙發轟炸機,他們才得以恢複到最初的規模,然而即便如此,轟炸德國本土的任務仍然讓他們承受著相當大的壓力。
“將軍,你的分析很有道理,可是不要忘了,如果德國人切斷我們的海上航線,我們拿什麼來製造炸彈,拿什麼來供飛機飛行,拿什麼來養活我們的飛行員?”
這話音沙啞中充滿力量、沉穩中帶著鬥誌,就連抱怨者也一時沒了聲音。(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