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馳騁大洋 夜戰(2 / 3)

這一次,海象隻是遠遠的監視著這艘德國襲擊艦,而張海諾也沒有下令艦上的105毫米高炮或者Ar 196出擊,既是為了“請君入甕”,也因為軍官剛剛報告說經過剛才一戰本艦所攜帶的高射炮彈已消耗過半。自德意誌號返回德國本土之後,張海諾的航海圖上已無能夠為自己提供彈藥補給的艦船,這意味著如果再來兩批箭魚,艦上的防空火力將因為彈藥不足而失去作用,屆時“格拉夫.施佩海軍上將”號就隻能依靠自己的“淩波微步”去規避對方的魚雷攻擊了!

朗斯多夫從口袋裏掏出手帕,一邊擦去額頭上汗珠,一邊走向張海諾所在的位置。

張海諾扭頭看看他,雖然曆史上的朗斯多夫在最後的戰鬥中犯下了大錯,但這並不能抹殺他在戰艦指揮上的能力。就剛才規避魚雷這點,張海諾覺得自己很難比他做得更出色。

“上校,我們從現在開始保持和對方的距離,待天黑之後再行攻擊!”

“這顯然是目前最好的策略,將軍!”

“謝謝你,上校!你剛剛為我們避免了一場災難!”

“謝謝您,將軍!幸運的是這次來襲的隻是6架箭魚而不是12架甚至更多,看來我們得盡快結束戰後並離開這裏!”

因為天空中厚厚的雲層,人們看不到西沉的斜陽,但可以從漸黑的海麵上推測出大致的時間。

“從現在到下一次日出還有8個小時,雖然不長,卻也應該夠我們完成預定任務了!”

“這會是我們這次出航的最後一場戰鬥嗎?”

“也許,但不確定!我抽屜裏還有一整盒雪茄,上校!”

“我寧願留到下次出航再抽!”朗斯多夫突然很深情的望著左舷前方,那是德國本土的大致方向。

十數海裏之外,英國重巡洋艦“坎伯蘭”號正通過自己的海象偵察機密切關注目標的舉動,艦長比爾和他的艦員無不希望親手解決那艘作惡多端的德國袖珍戰列艦——自出航以來它已經俘獲和擊沉了不下20艘英法艦船,給南美、西南非和澳洲的海上運輸線造成了巨大的威脅,拋開這些不談,在海麵上拉網搜索這艘德國襲擊艦的英國艦船每天活動所消耗的油料就已經是一個天文數字了!

“通訊官,將目標和本艦的確切方位以密電發回福克蘭基地,請哈伍德準將盡速趕來支援,一旦夜幕降臨,單靠我們很難繼續保持對它的監視!”比爾很有自知之明,望著漸漸變暗的海麵,他一支接著一支的抽煙,心裏唯恐對方再次溜掉。以其之前屢屢逃過大批英艦追蹤的表現,比爾相信它的指揮官一定是個非常狡猾且老謀深算的家夥,一個獵人最不希望碰到的難纏對手。

通訊官立即照做了,不一會兒,參謀官請示說艦上的官兵自三個多小時前就一直保持高度戒備狀態,這對艦員體力和精力的消耗是非常大的,為了應付接下來的行動,最好能讓他們輪換著進行休息。

“我們的對手情況並不比我們好,他們剛剛還經過了一場戰鬥!”比爾雖不想在真正的戰鬥開始前就讓艦員們陷入疲憊不堪的境地,但又必須被動的應對隨時可能發生的戰鬥。

“那麼讓部分人員就地休息,以確保在命令下達時迅速投入戰鬥?”參謀官試探的問到。

比爾點點頭,“也隻有這樣了!”

參謀官如釋重負的離去,但比爾還沒來得及坐下來喝杯水,通訊官又急匆匆的走進來。

“上校,基地發來的密電!”

迅速而仔細的看過電報條之後,比爾神情振奮:“噢!哈伍德準將的兩艘輕巡洋艦距這裏隻有120海裏了,海軍司令部也正在積極的部署當中,關鍵就看我們能否死死咬住那艘德國戰艦了!”

“可是天馬上就要黑了!”大副指著不遠處的海麵:“看,上校,我們的海象正在返航!”

等比爾走到艦橋上的時候,那架引擎位於飛行員頭頂上方的雙翼水上飛機已經降落在了視線逐漸模糊的海麵上——一旦天色全黑,將給飛機降落和吊回戰艦的工作帶來頗大的難度,何況這架沒有雷達或者探照燈的偵察機在夜晚也是無法從空中監視對方的!

比爾臉上的振奮,終於被肩負重任的嚴峻表情所取代,戰爭的行動並不容許人們隨意挑選好天氣,即便是在這樣的陰天,他也還是要全力完成上級交待的任務。

“待收起水上飛機之後,航速立即縮小和目標之間的距離,同時加派瞭望員,萬萬不能讓那艘德國袖珍戰列艦再溜走了!還有,全艦上下做好隨時應戰的準備!”

然而英國人所不知的是,就在海象降落後不久,那艘德國戰艦加速到它的最高航速,並且調頭朝西南方也就是南極洲的方向駛去,不過他們的目標並不是那片終年冰雪覆蓋的大陸。

“好樣的!”

當柏林發來的密電交到自己手上時,張海諾將讚美之詞送給了德國情報部門——他們成功破譯了一份從倫敦發往福克蘭群島的電文,現在他終於知道尾隨者的身份了,不僅如此,他還獲知有另外兩艘巡洋艦在身後不遠處。德國海軍部雖然表示可以隨時抽調在大西洋南部活動的U艇前去增援“格拉夫.施佩海軍上將”號,但張海諾依然下令保持無線電靜默。

半個小時之後,英國重巡洋艦“坎伯蘭”號在雷達屏幕上的位置已經從後方轉移到了右舷11海裏處,這已經處於“格拉夫.施佩海軍上將”號11英才主炮的射程之內,但張海諾的下一個命令不是開火而是轉向:“全速轉向正北!”

英國巡洋艦還在全速前進——他們顯然以為德國軍艦企圖加速逃走,殊不知德艦在連續轉向之後已經跑到了他們的側後方。晚上9時05分,英艦繼續向東行駛,德艦航向整備,艦上全部6門283毫米炮齊齊指向右舷。

“距離10,560,方位81!”

盡管右舷海麵上一片漆黑,但張海諾、朗斯多夫以及艦上的多位軍官還是各自端起了望遠鏡。

“開火!”張海諾平靜的下令到。

那熟悉的轟鳴又一次響起在人們耳邊,當戰列艦級別的火炮在巡洋艦噸位的艦體上開火時,整艘戰艦都能明顯感受到威力巨大的震動。為了不被對方發現,這艘襲擊艦自天黑起就實施了燈火管製,在大炮射擊的一刹那,人們的視線頓時明朗許多,但這仍不足以讓他們透過望遠鏡直接觀察到上萬米外的目標。這時候,人類的新技術起到了超越了自然的限製,依靠雷達脈衝的指引和長期艱苦訓練得出的成果,“格拉夫.施佩海軍上將”號第一次齊射所發射的炮彈就落在了離對方僅有不足百米的海麵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