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說來,在普通的三口之家,母子之間的感情更融洽,這是否應了弗洛伊德異性相吸學說,不好生搬硬套,但起碼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然而,在常青家卻恰恰相反,他好像與生俱來與母親就有一種陌生感、距離感。
常青的家庭從表麵看,簡直就像童話裏的一樣完美,父母都是地道的白領,家裏有房有車,生活舒適安逸。實際上,在虛假繁榮的背後卻掩藏著外人不易覺察的裂縫和危機。這主要怪常父當初判斷失誤,犯了一個男人最不能容忍的錯誤——娶了一個比自己更有才華的女人。常母叫周雪萍,早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建築係,後來又在牛津大學取得了博士學位,在建築界是頂尖級的大姐大,她的作品在國際上多次獲獎,每張設計圖的價碼至少可以達到五位數。相比之下,常父則相形見絀,雖然在省樂團供職,但隻是一個普通的樂手,幾十年如一日地在合奏中貢獻著自己的青春和汗水。一般在家庭裏,若男人失敗,不見得反襯出女人的成功,若女人成功,男人則不敗而敗。久而久之,矛盾越來越突出,冷戰頻起,恰似池莉的一部小說《水與火的纏綿》。好在他們很早就有了愛情的結晶,雙方都為兒子著想,才沒有離婚。
在這場家庭糾紛中,常青從心裏是站在父親一邊的,但他又不忍父母真的鬧掰,想從中撮合,又不知如何下手,終於想出了一個主意,利用自己的生日,把父母叫在一起。他先給老爸打電話,老爸滿心歡喜,專門買了菜,訂了蛋糕,提前回到家,殺雞宰魚,忙得滿頭大汗。剛剛準備就緒,老媽打來電話,聲稱已在飯店定好包間,要到外麵去給兒子過生日。常青不滿母親擅自作主,說老爸已辛苦大半天還是圖個溫馨,在家過的好。老媽不容兒子異議,堅持己見,雙方隔著話筒對峙起來,火藥味四處彌漫。父親擔心再說下去,可能會引起爆炸,最終以家庭和睦的大局為重,忍痛放棄了忙碌一天的勞動成果,勸說常青一同趕往常母所說的飯店。
過生日的喜悅經過一路顛簸,已折損大半,常青便向母親發牢騷,說多此一舉。母親責怪他:“你媽做事從來都是目的性很強的,等你嚐到甜頭,就明白是不是多此一舉了。為了你,我今天還特地請來了一位貴客。”
常青一聽愣住了,他苦心經營的計劃,一旦有外人在場,豈不全部泡湯,於是趕緊問:“什麼人?”
“呆會兒你就知道了。”老媽故意賣了個關子。
正說著話,飯店的領位小姐把客人帶進來,常青一見,頓時如墜五裏霧中,想不到此人竟是宏遠中學的校長羅天明。
常母因為最近接手了宏遠中學的二期工程,下午正和羅校長談規劃時,接到了常青的電話,於是自作主張,邀請羅校長來給常青過生日。羅校長猶豫了一下,提出這樣做是否妥當,無奈常母是個說一不二的人,自己決定的事根本不考慮別人的感受。羅校長礙於周大工程師的麵子,隻好愉快地應承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