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前言——致學生、教師、家長(1 / 1)

一、一本別開生麵的讀物

這是一本集音樂、文學、美術於一體的“三合一”讀物。它主要麵向小學生、初中生,書中各條講解,字數不多,讀之不累,便於理解。這是一種“減負”,也是一種學習方法。

用知識當內容,以書本當載體,有文字的“科普讀物”,有繪畫的“科普畫冊”,唯獨沒有音樂的“科普歌曲”,《校園知識歌曲讀本》填補了這個空白,也是一種創新。

本書編創的《校園知識歌曲》有“學習+娛樂”的雙功能,至少有兩個“緩解”:

一者,將學習和娛樂融為一體,亦學亦樂,可緩解學習和休息(娛樂)“爭時”的矛盾。

二者,將學習的“壓力感”化為審美的“愉悅感”,讓繃緊的學習神經“修養鬆弛”,緩解學習的壓力。

《校園知識歌曲》是基礎知識的濃縮,有內容的穩定性(不隨教材變化)和價值的持久性,可以爺爺唱了兒子唱,兒子唱了孫子唱,子子孫孫一直唱下去。

二、《校園知識歌曲》的美育效用

本書根本的目的是“輔德啟智”。

1.輔德——培養情操

(1)在審美中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如曆史歌曲:《中國朝代歌》、《中國近代史歌》等,一部中國史盡濃縮其中,歌唱祖國光輝的曆史,是愛國主義的教育;再如地理歌曲,歌唱祖國壯麗的山河,可激發學生愛祖國、愛大自然的情懷,也是愛國主義的教育。

(2)為校園文化注入新鮮血液

良莠不齊的流行歌曲衝擊著校園文化。《校園知識歌曲》讓學生領略一個“寓教於樂”的新歌種,必將為學生的身心健康、為校園文化建設注入生機和活力。

特別是《八榮八恥之歌》,相信這支歌會唱出心靈更美好的一代,將像當年《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一樣,唱出一支鐵的軍隊。

12.啟智——增強記憶

(1)知識的審美化

把知識編成歌來唱,使之審美化,這比吟詠式更悅耳動聽、更富有情趣;給知識插上旋律的翅膀,既激發學習興趣,又便於學習記憶。

(2)知識的濃縮化

把知識係統濃縮成簡潔的歌詞來唱,有助於知識係統結構的建立和掌握。如《中國朝代歌》,僅六句話,就唱出一部簡潔的中國史。

三、《校園知識歌曲》是一項科研成果

《校園知識歌曲》既為學生開辟出一片新的歌曲天地,又為美育開辟出一條新的通達途徑,同時也是一項科研成果,即推動“雙改”。

1.改革課堂教學模式

將《校園知識歌曲》引入課堂上,每每在講課告一段落時,引吭高歌一曲知識歌。文史課堂歌聲飛揚,意在對傳統教學模式的“激活”,以走向“快樂教學”,在學中唱,在唱中學。

2.改善校園文化氛圍

將《校園知識歌曲》引入課後活動中,或播放、傳唱,或舉辦班、校的《校園知識歌曲》不同形式的賽事,意在因勢利導,蔚成風氣,以改善校園文化氛圍。

四、美育工程,任重道遠

“學科知識審美化”——以美育“輔德啟智”,這是一項意義深遠的“美育——素質教育工程”,它需要在實踐的探索中走向完善,因此誠邀廣大師生參與到“雙改”的試驗中去,以獲取可貴的素質教育經驗。

諸位學生、教師、家長:培養學生德智體全麵發展是國家的需要,是學生參與社會競爭的基礎,也是學生成才的規律。“美育——素質教育工程”任重道遠,永無止境,讓我們攜手共進,為學生茁壯成長,為國家培養優秀人才,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