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他自己,上門求親的不知多少,他所以躲在鎮上不肯回家。
郭家姑娘這樣的,以前定親了自然無事,如今退親了,隻要郭家放出話來,上門求親的還能少了!
想罷,他再忍不住,匆匆去隔壁鋪子,跟掌櫃的打了聲招呼,托他們夜裏聽著些這邊動靜。安排妥,回來後關上店門,一把鎖掛上,竟往渡口搭船回家去了。
再說蔡氏,出去後趕上婆婆,笑道:“娘,我來了。”
那眼睛望著吳氏亂轉,傳達另一層意思:事成了!
吳氏雖嫌她剛才話說得粗鄙露骨,好歹把事辦成了,一顆心終於落下;況在大街上,清啞又在附近,便沒有斥責她。
一行人便繼續在街上轉悠,買了絲,又問棉花行情。
清啞雖然一直不吭聲,卻尤其忙碌:買了許多紙筆、尺子、顏料不說,還買了幾本書,把自己私房銀子花光了,連郭大貴的也花了,吳氏還貼了好幾兩;綢緞鋪子也要進去看半天,街邊擺攤賣花布的,她也要駐足;甚至,她還進木器行,看紡車和織錦的機器。
吳氏又肉疼又開心。
肉疼閨女亂花銀子,這可是從未有過的事。
開心閨女開心,她求之不得。
然閨女一向乖巧,她不敢說她,怕她多心,隻得咬牙認了。
看看日頭高了,前麵正好有賣湯包的,便帶他們去吃包子。
叫了兩籠湯包,放了一籠在清啞和郭巧麵前,另一籠大家分。
清啞心知娘舍不得,有些歉意。要不是她把餅都送人了,他們就能吃餅了。以前郭家人來鎮上,都要帶些餅賣錢貼補花費。今天不但餅沒賣到錢,又沒留幾個當幹糧,娘當然心疼了。這會子要她額外花錢買包子,怕是不可能。
她用手扯扯郭大貴衣袖,示意他再去要兩籠包子來。
郭大貴果然去拿了來,笑對吳氏道:“我來給錢。”
吳氏見一雙兒女這樣,又貼心又生氣,道:“你錢從天上掉下來的?”
郭大貴和清啞對視一眼,嗬嗬笑道:“娘吃吧。”
買都買來了,不吃也辜負兒女的心,吳氏便吃了起來。
蔡氏更是眉開眼笑,大口吃起來。
清啞將郭巧攬在懷裏,用筷子將湯包戳開一個小口,輕輕吹得不燙了,才示意郭巧道:“吸。”郭巧便將包子湯吸了喝了。清啞又搛了裏麵餡兒喂她。再將包子皮分成幾份,一一搛了喂她。
喂了一個,又去吹第二個。
郭巧臉上掛著幸福的笑容,靠在清啞懷裏,小嘴兒嚼得十分歡暢。
吳氏見她姑侄臉碰臉,看著是溫馨,可清啞一口還沒吃呢。
再看蔡氏,這一會工夫,已經四五個包子下肚了。
她便沉臉道:“老大媳婦,別顧著自己吃,喂你侄女一口。清啞一個還沒吃呢。”
蔡氏忙道:“噯,曉得了。巧兒過來,大娘喂你。”
郭巧便挪到她跟前。
清啞見如此,便自己吃了起來。
蔡氏搛了一個包子,隨便吹了兩下,就送到郭巧嘴邊。
郭巧以為不燙了,一口咬下去,還順便用力一吸。頓時燙得哭叫一聲,張著小嘴,湯汁順著下巴全流到胸前衣襟上去了,形容十分狼狽。
吳氏氣極了,喊道:“你也養了兩個兒子,怎麼帶娃的?她這麼點大人,那小嘴肉多嫩,你當跟你一樣皮糙肉厚啊!”
蔡氏忙扯出帕子幫郭巧擦拭,一邊訕訕道:“媳婦粗手大腳慣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