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混亂,以及彷徨(2 / 3)

還有的人則接著灌下一杯杯酒,用酒精逃避現實,直到徹底喝不下一口酒。

但有一個人卻在這些喝酒買醉以取樂消愁的人群中格外顯眼,此人長相銳利,年輕而又頗具鷹顧狼視之相;他留著一頭簡潔幹練的黑色短發,裸露的雙手手臂有著好幾道疤痕;他身著一件綠色襯衫與一條黑色七分褲,腰上別著一把CZ-75手槍,一看就是一個危險人物。

他選擇了一個靠窗的二人位置,身前的桌子上放著一紮啤酒、一碗綠豆羹與一個黑色筆記本。

他拿著好幾份報紙仔細研讀,並不時打開筆記本並用筆記錄著什麼。

“就這樣吧……”

男人把最後一份報紙輕輕放下,合上手中的筆記本後長歎一口氣,然後舉起桌上那一大紮啤酒一飲而盡。緊接著,他又用勺子舀起一勺豆羹放入口中。

然而,美味的食物並不能掩蓋他的思緒,許多事情又再度湧上他的心頭。

他叫古多裏恩•阿瓦哈,多加省古佛縣出生的小印阿族人,即將年滿30歲。

他曾經是駐紮在多加省首府的印阿共和國衛隊“古莫托特”機械化突擊旅的一名少校軍官,但現在他隻是一個被流放的“廢人”。

還記得那四個多月前,他的旅長為了伊利多亞人的88根金條決心帶領軍隊向伊利多亞人叛變。

當時的他聽到這個消息立即火急火燎地跑去與旅長辯論,言辭懇切、苦口婆心地勸說旅長,試圖讓他改變主意,不要因為伊利多亞人的金錢而背叛祖國與人民。

然而,他的旅長卻一意孤行,不僅堅持叛變,還反手派出部下把古多裏恩拿下,企圖把他槍斃,以獻媚伊利多亞人。

不過古多裏恩命不該絕,他的一些部下與戰友看不慣旅長的行為,連夜幫助古多裏恩越獄,在被迫殺掉幾名昔日的戰友後成功逃離部隊。

但也正因為如此,古多裏恩與“古莫托特”旅徹底沒有任何關係——畢竟旅內剩下那些鐵了心要擁抱“伊利多亞人帶來的民主”的人早就視他如異己,巴不得他早點死。

古莫托特旅沒過多久在投靠伊利多亞人以後也被伊軍強迫解散。一支以昔日印阿民族英雄命名的精銳部隊就這樣消失在曆史的長河之中,令人唏噓。

此後古多裏恩憑借戰友們的資助以及自己的積蓄逃亡到卡爾慕斯空市,在這裏古多裏恩過著風餐露宿的生活——白天打零工賺錢,晚上躲在橋洞或者貧民窟裏鑽研各家報紙彙總目前印阿國內各地的狀況,偶爾來到這家酒吧放鬆一下。

一晃過去了四個多月,整個印阿卻是越來越混亂:軍閥割據、戰火紛飛的現狀仍未改變,各地戰爭的烈度卻大有上升的趨勢——坦克、重炮乃至各種導彈與非人道的自爆車都被用於戰鬥當中,將過去的建築炸成殘骸。

伊利多亞似乎開始進行新一波動員,意圖組建新的作戰單位以協助印阿新共和國鏟除各地諸侯——而這意味著更多外國軍隊進入印阿。

在佐寇格裏斯市所在的佐寇亞省,一股名為“印阿複興軍”的勢力居然在伊利多亞人的眼皮子底下占領了重鎮寇達斯市,還開始使用重炮轟炸伊利多亞軍隊在佐寇格裏斯建立的軍事基地,真可謂是膽大包天!

不過這些對於古多裏恩而言並不是那麼重要,真正重要的是他該怎樣做,才能拯救他所心愛的祖國?

在印阿,古老的王朝製度讓印阿落後於時代,揭開了苦難的帷幕。

兩個先後成立的共和國雖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也輝煌過一段時間,讓印阿人民看到了國家複興的希望,卻依然沒能解決許多社會問題,也不能阻擋強大鄰國對印阿的侵略。

而在遠方,曾經幫助過印阿抵擋米麗厄侵略的蘇聯已經解體,而中、朝等國看起來朝不保夕、自身難保。

至於學習歐美,印阿有那個條件嗎?

一個多世紀以來的曆史好似嘲笑著一百多年以來無數為救亡圖存、強國富民而獻身的印阿人——無論他們付出多少,終究無法改變結局。

也許印阿將會就此像印阿曾經的鄰國薩拉紮伊坦王朝一樣,在成千上萬的男女老少死去後被伊利多亞與米麗厄這兩大米洲強國瓜分,消失在曆史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