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4章 虧本生意(1 / 2)

江成在大學裏讀的是營銷專業,放假後他想自己找個地方實習實習,父親卻說:“我看,你不如先來我的建材店裏練練吧。”眼下正是裝潢建材銷售的旺季,江成跟著父親忙前忙後地幫忙打下手,幾天下來,就把店裏的銷售情況熟了個八九不離十。

這天,父親拿出一張機票,說自己要去趟北京,可能要半個多月。臨走時,父親把建材店交給了江成打理,說:“我也不指望你賺錢,你自己對照下進貨單,除了虧本生意不能做,其他的你愛怎麼做都行。記住,沒事別打我電話,自己拿主意。”

這個簡單,江成胸有成竹地滿口答應。因為他知道,店裏幾十種建材的價格已經難不倒他,即使記不住,也可以抽空拿出進貨單對照一下。扣除房租和稅收,利潤大概在30%左右的生意就可以做了,反之則不行。

父親前腳剛走,後腳就有顧客上門了。來的是一個中年婦女,指著店裏正中央占了大半位置的石膏板,問道:“老板,石膏板怎麼賣?”

江成知道,石膏板在眼下房子裝修中用得雖然不是很多,卻是最先用到,也是不可缺少的材料,一般進店來的顧客最先看到的總是這個,問的也總是這個。於是他自信地答道:“17元一張,質量很好的。”“太貴了,別人才賣15元一張,你的要17元?”中年婦女可能已在別處問了價了,擺出一副熟門熟道的架勢。不過江成心裏有底,這種石膏板進價就在15元了,15元一張出售根本是不可能的,除非商家腦袋進水了。於是他肯定地說:“阿姨,15元的肯定不是這種質量,我們的這種石膏板15元是百分之百買不到的。”“根本就是一模一樣的,小兄弟,你做生意一點都不老實!”中年婦女顯然不想磨嘴皮子,見江成不肯鬆口,也沒興致去看店裏其他的材料,抬腿就走出了店門。

接著,又來了幾撥買建材的,都在問了石膏板價格後就立馬走人,顯然也是嫌價格高了。

差不多一天過去了,江成連一單生意都沒有做成。難道是自己記錯進價,把價格報錯了?要不然平時生意繁忙的店怎麼一到自己的手上就冷冷清清了呢?他急忙把進價單翻出來對照,可進價單上明明記的是:石膏板——單價——15元/張。如果按15元賣的話,這生意就肯定是虧本了。然而老爸交代過,虧本生意是萬萬不能做的,自己該怎麼辦呢?這可讓江成鬱悶死了。

如此情形連續三天,因為那石膏板的價格談不來,店裏的生意冷冷清清。江成百思不得其解,直到第四天……

這天來的顧客是個姓李的木匠師父帶來的。由於大多數的主家對買裝飾材料不是很懂,又不放心全部包給人家做,便在買材料的時候把內行帶上,自己看材料侃價。李木匠經常把主家往江成家的建材店裏帶,有時候父親還要請李木匠喝酒吃飯。一來二去的,江成便也認識了他。

李木匠熟門熟路地把顧客往江成的店裏一帶,自己便在一旁氣定神閑地喝茶,任由主家和店家講價。當聽到江成報石膏板17元一張,在和顧客討價還價時,李木匠竟忍不住插嘴道:“你爸都是算給我14元一張的石膏板,小老板,都是老熟人了,優惠點!”

“怎麼可能呢,這個價格進價都不夠的啊,我爸不會這麼糊塗吧?”江成感覺自己的頭都大了。真是見鬼了,這些人都好像約好似的來蒙自己,難道是欺負自己年少無知?旁邊的李木匠見江成不相信,便提醒道:“你可以看看以前的單子,看是不是14元?都老熟人了,老叔我還騙你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