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你隻管綻放,老天自有安排
父親丟了塊表,他抱怨著、翻騰著四處尋找,還是找不到。等他失望地出去,兒子悄悄進屋,不一會兒找到了表。父親問:怎麼找到的?兒子說:我就安靜地坐著,一會兒就能聽到“滴答滴答”的聲音,表就找到了。
越是焦躁地尋找,越找不到自己想要的。隻有平靜下來,才能聽到內心的聲音。當你處於不知的狀態時才能真正聽到心靈的聲音。當你放棄或認輸時,往往是心靈非常清晰發言的時候。
最初學習心理學的那幾年,渴望成為一名優秀的谘詢師,辛苦地到處去學習,拚命地看書,想掌握很多的方法,去改變案主的所謂“症狀”。我認真地聽來訪者說每一句話,千方百計地出主意,或是安慰和勸告。例如,你可以這樣,你可以那樣,你這麼做,會傷害你自己,你換個方式就好了……我心裏麵,“對錯”“好壞”是如此清晰。
當我總是把注意力集中到目標或觀想目標上,我忽視了變化的真正先決條件:來自靈魂深處的聲音。在一次次混亂、掙紮、無奈後,我開始仔細地看進自己的內心,找到不要犯錯信念之後的恐懼,這恐懼是來自小時候,我很怕自己出錯而遭到媽媽的訓斥,曾有兩次,因為做錯了事,我遭到老師的批評和同學的嘲笑,所以,那時候我發誓,我要做正確的事,絕不犯錯。
我清楚地感覺到自己製造了最理想的現實,在全部的掙紮和悲傷中,帶著全部的“缺陷”和“過錯”。擁抱真實的、完整的自己後,我慢慢不再改變案主了。要知道完美不是一個選項,它隻是種幻想。
從此,我感到生活的踏實和世界的豐富,更感到俗世的美麗。
一天,閑來無事,突生瘋狂一念:做一名培訓師和作家傳播愛自己的理念,也可以達到我想做自由職業的目標。歡喜地與友人分享瘋狂一念,朋友聽完後嚴肅地說:親愛的,你隻管綻放,老天自有安排。隨即給我講了一個故事。
日本16世紀的畫聖雪舟,因幼時家貧,不得不進山當和尚。他酷愛畫畫,因為學畫而誤了念經,一再觸犯廟裏的長老。
有一次,長老見他為畫畫走火入魔,屢教不改,就將他的雙手反綁,捆在寺院的柱子上。雪舟雖然行動受製,卻不願意因此放棄畫畫,想到傷心處,不由得淚如雨下。那些淚水剛好滴落在地上,激發了雪舟的靈感,他居然伸出了大腳趾蘸著淚水就在地上畫了起來,最後他畫出了一隻活靈活現的小老鼠。
長老見了大吃一驚,終於認定這孩子日後必有出息,不再限製他畫畫。後來,雪舟果然成了一代宗師。
對於長老來說,念經求取真知,修養身心,是身為僧侶最重要的事。但是對雪舟來說,念經遠遠比不上繪畫好,在創作的過程中,他可以忘我地沉浸在創作的喜悅中。他流的淚是源於不能畫畫,卻也能將淚水化為再度創作的動力。雪舟的堅持終於明白地傳達給長老。
諦閑大師《複覺明比丘尼書》上說:“抱定宗旨,一誌不移,任他八風吹來,爾當巋然不動。隻此法門,真可一生直截了當。世之最可珍貴者,精神也。”正所謂:順境乘風,逆境破浪。許多奇跡都是在一念中出現的。
釋放所有的期望,並真正接受所是,特別是接受自己如是的樣子。自我接納是愛的一種形式。愛是生命裏積極變化的最大磁鐵。
如果你愛並接受你本來的自己,就會吸引那些反映你自愛的環境和人。就是這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