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被罵冷血時,你可以清醒意識到,別人不理解你是很正常的事,這也許是對方的投射。所以你最好的反應是,對對方說:謝謝你告訴我,但你並不理解我。
當別人為你付出的時候,你要滿懷感恩的心,接受他人的付出,因為他人提升了我們的接受能力。並時刻找機會去回報他們,因為他們並不是上蒼,他們也需要回報。
當別人拒絕你的時候,你要滿懷感恩的心,因為他們給了你一個其他的、正在等待提升你自己的機會,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雖然很多人理性上已經知道這些,但事實上,痛苦卻還在延續,因為我們並沒有真正懂得,一個深深的執念背後,是對自我價值的深度否定。迷失在自己的記憶裏,把自己的存在與他人的存在纏繞在一起,來證明自己的重要。要把自己從纏縛中解脫出來,你必須要清醒地看到自己迷失在他人那裏的各種方式。每當你注意到自己在尋求他人的愛、接納或認可時,你就必須要坦白承認自己正在把力量交出去這一行為。隻有心靈成長才能拿回那力量,幫助你穿越人生中的陰霾。
17.再多愛自己一點
從我學習心理學以來,上了許多的課程,例如:催眠、薩提亞、能量療愈和家族係統排列,我把內心最深處的真實告訴人們,可我依然感覺不到快樂和幸福。誰也不理解我真正的痛苦和憂愁,因為我無法講出這種痛苦,我一直找不到一個可以讓我保持本性、自由自在的地方。過了好多年——當我自己也成為一名治療師,我才懂得,要想體驗我渴望的幸福,我必須在內心建立容許自己的地方,放下評判和自責。
當我評判別人的時候,我就忘記了自己是誰,忘記了我的目標和我的願望,還有更重要的,我忘記了自己的感受。我的眼光放在那些我不喜歡的行為上,我痛苦、懊惱來到一個悲慘的世界,我厭惡那些不善的人心,我強烈地渴望平等和美好世界。評判的衝動是由內在的痛苦所滋生的,它不隻是心裏的衝動。在評判的衝動背後是身體的痛苦,這痛苦體驗起來極為難受。所以往往不去體驗它,而是在衝動的驅使下采取行動和評判。大部分的人同我一樣,沒有意識到對別人和某個情境評判的衝動背後是身體的痛苦。當我們去注視別人的不足或者對別人發火的時候,我們將自己的不適隱藏起來了。
自責是對自己的評判和批評,忘記了還有別人的存在。在關係中我們總是著急改變對方,著急說出自己的想法,證明自己是好的,證明自己是對的,潛意識消耗著自身的能量,卻忘記了最重要的事情——跟對方的關係。跟對方關係的和諧程度決定我們的幸福程度。
允許自己去感受自己在評判別人的時候想要掩藏的痛苦,看到自己對愛的渴望,再多愛自己一點點。
透過寬恕讓我們各自回到自己所營造的人際關係中,把人際恩怨轉化為寬恕的道場,由“寬恕的習性”逐漸取代“批判的習性”,學習原諒自己,原諒他人,放下判斷,便會改變看待世界及自己的眼光。
愛自己的心理過程如下:
1.承認恐懼
成長課上,寶珍問:“我為什麼隻愛對老公發火生氣呢?”我問道:“你希望從老公身上得到什麼呢?”“我希望他表揚我,認可我,在乎我。”我們必須明白,每個負麵感覺都是因為缺乏愛,害怕得不到愛的緣故,借著生氣表達“我需要愛”的恐懼。
2.了解自己渴望的是愛
讓我們停下來,聽聽所有的感覺,生氣、不滿,我要的東西在別人身上,我沒有。這就是內心傳遞給自己的訊息,“我真正渴望的是愛”。當我不再辯護、譴責或害怕自己的感覺時,愛即開始從自己的心內開始萌生。
3.收回投射
多次的索愛失敗後,我明白自己無法從身外獲得愛,我所渴望的愛也不在別人身上時,我開始轉向自己的內心去尋找愛。當我認清一切責任皆在我,當我明白了愛自己是唯一的出路時,我的心體驗到了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