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2 / 3)

在股市投資中,要掌握技巧,要錘煉心態,不“流最熱的汗”,不“用最真的心”是很難實現大成功的。

一如武學大師們的絕技一樣,投資者對股市投資的絕活精髓的掌握,必須得強調一個健康、正確的投資心態,再好的武功,心術不正者練習起來,很容易走火入魔。股市中的投資者學習再多的理論技術和投資理念,沒有良好的心態培養做基礎都是白搭。

很多大師之所以成功,其實就是一直注重將一個正確的操作方式嚴格地執行到底,最後,他們獲得了常人難以獲得的成功。

比如“止損”,這個簡單的道理就有很多人實現不了,把握不好。我們不管是回顧2007年國慶期間的大盤破位,還是去閱讀其他朋友的虧損故事,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沒有在關鍵的位置堅決執行嚴格的止損紀律,最終讓自己一虧再虧,一套再套。

的個股情況,就是典型的破位股走勢。一次是底假突破誘多形態後的破位,股票價格直線跳水,接連的幾次長陰大跌後,股票初步站穩,走出一個平台整理的過程,在隨後的一周時間裏,又出現一個假動作衝高,但是,隨即就是五連陰跌下,最終的延續平台整理,不少短線資金以為站穩,結果時候沒有超過一周,股票再次破位下行。這樣的個股,在2008年2~4月份很多,特別是在銀行股和地產股裏非常常見。對這樣的個股,投資者不但不要補倉和加倉,相反還應該在第一次破位的情況下,果斷執行止損紀律出來觀望,一直要耐心等待到整個上升趨勢有效建立的時候,再重新吃回來。

據相關數據顯示,2008年5月,基金重倉股、定向增發、大盤股和銀行股再次被推在資金流出排行榜的前列,分別被淨賣出218.9915億元、197.9442億元、130.7233億元和126.3333億元。其中,5月份買入銀行股的資金有414.5798億元,賣出的有540.9131億元,淨賣出金額為126.3333億元。具體來說,民生銀行流出23.4694億元;交通銀行流出17.1324億元;浦發銀行流出16.1707億元;招商銀行流出14.6695億元;建設銀行流出14.6375億元。僅有北京銀行處於資金淨流入狀態,淨買入1.7432億元。

從這些數據中,我們不難知道,銀行股盲目補倉的風險很大!對這些品種如果在技術走勢上有破位情況,那麼,必須嚴格止損!以下介紹三個比較典型的類型。

(1)技術上初步破位的對象。現在很多投資者關切自己手中的股票還會不會繼續跌。應該首先判斷這個跌是開始,還是中繼,還是即將結束。

如果自己持有的股票屬於剛擊穿20日、30日均線處於下跌的開始,自己又是短線風格的操作形態,那麼投資者應該先行出來規避風險。一般講這樣的股票從日線上出現第一次的放量破位長陰,後期還有更凶猛的下跌,因此建議先行離常

(2),是處於下跌中繼形態的,從線組合形態上看,持續的走低出現首次十字星,通常是下跌的中繼表現,投資者應該在次日的反彈中逢高賣出,耐心等待股價有效探底成功再行介入。如果一隻股票接連不斷地跌去30%,甚至是50%,往往這樣的個股會出現一波有力度的反彈,那麼,投資者不應該盲目“割肉”,而是適當補倉攤低成本,在未來反彈到前期高點,或者是30日技術反壓線一帶離場,注意加強波段操作實現自己的扭虧增盈。

(3)長莊股跌破中長期技術趨勢線的品種應該止損觀望,比如第一次跌破30日、60日均線的品種,而且前期上升通道形成的時間有3個月以上,部分市場資金看準了主力節奏,頻繁短線買賣,使主力產生強烈洗盤意願的,我們不妨先止損離場,一旦股票價格跌到半年線或年線一帶,主力重新竭力護盤,逐步重新走高的時候,我們應該果斷買回,往往這些都是長線莊挖坑洗盤再創新高的表現。

從曆史經驗看,強勢股出現補跌應該成為行情短期調整的重要信號。2007年6~7月的中糧屯河在跌破30日、60日線後,展開一輪凶橫的洗盤,幅度超過45%,幾乎所有的中短線資金都被震飛,可是,在年線位置,主力烽煙再起。

止損是生存的需要,止損也不能夠盲目操作。有的朋友在5000點以上不止損,而到3000點後害怕指數掉進無底深淵再來一頓亂殺跌,顯然不理性,因此說,還是要掌握一些股票止損“割肉”的技巧。

8.“止贏止損”不等於遠離傷心地

綜觀2007年的投資市場,最賺錢的手段之一是在10月份拋掉手中的股票、基金去買黃金,並在2008年1月拋掉。事實上,完全做到這一點的人很少,在高位獲利了結,或者把錢放在鎖定半年的固定收益理財,或者放入貨幣基金,或者投資黃金,從而規避了市場這輪大跌的風險。其實,他們並沒有很深厚的金融知識基礎,但是一定時刻關心經濟,他們最關心的是“趨勢”和“過度”,順著經濟“趨勢”去執行,在期望“過度”時候撤出。於是做到了炒股上的先人一步:獲得更高收益,改變更快,理財方式更強。

在炒股過程中,投資者不妨試著獨立思考,逆向思維,在投資市場中笑傲江湖。 比如對於已經持續了一個季度的固定收益類理財熱,我們是否可以反思一下:這股熱潮會持續下去嗎?長期獲得小於通脹的收益率是“長久之計”嗎?是否可以在價格低點布局收益性資產?又如一隻擁有經濟優先權的股票;再如下跌後的黃金、指數基金;等等。

理財也像是一次次練習,通過反複的訓練,練習理財好習慣,投資者可以漸漸控製自己的理財行為。 比如回顧消費行為,剔除不必要支出;對於某些風險性產品嚴格按照“止贏止損”操作;並在日常生活中記錄投資行為;等等。

在經曆了一輪下跌行情後,部分投資者開始隻存銀行定期,不做任何投資的行為。有的人還停掉了基金定投,遠離“傷心地”。其實,市場行情低迷的時候往往是投資家們出動的時候,放任資金不投資,得到的是幾十年後的大比例縮水。

市場的低迷時期,就是基金定投播種的好時機,不要輕易停掉。據工商銀行統計,最受投資者喜愛的指數基金分別是華安中國股、融通深證100、易方達50指數。同時,投資者還可以選擇合適的方式繼續追求投資的收益性,比如投資國債的同時,把國債利息預算出來進行風險投資,既參與市場,又可以鎖定風險,保住本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