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性命之憂(2 / 2)

黃潛善熟諳主子的內心疑慮,對康王道:“康王盡可放心,我一定要把傳國玉璽給你拿來。”黃潛善為什麼會有這樣大的把握呢?其實他和張邦昌的關係一直沒有斷開過,他十分感謝張邦昌,沒有張邦昌的力薦,恐怕自己到現在也隻能是五品開外的官員。要知道當時力薦自己當欽差是在和權傾朝野的太師蔡京叫板啊!而且自己在河北康王手下他也能書信不斷,關心倍至,似如親兄弟,就是成了大楚皇帝他也能通過信鴿把想法和做法告知自己,“太上皇”南逃時自己差點兒就隨了去,要不是他和李綱的勸阻自己早就完蛋。而且她把小枚也確實當成了自己的女兒,就等自己將她娶回家中。加上妻子書信不斷的要將小枚娶進家門。所以自己主動要求完成拿回傳國玉璽的任務,一是了卻了康王的登極大位的心願,二是對張邦昌日後的出路做好鋪墊,三是能見到小枚,以解自己思念之苦。這豈不是一箭三雕的美事。想到這,心裏美滋滋的,於是他趕緊派人去卞梁和張邦昌聯係,為自己去卞粱做好前期準備。力爭做到萬無一失。

張邦昌在金人的一手安排下戰戰兢兢地登場了,做了傀儡皇帝。他自己也深知,百官勸進是出於無奈,並非自己深得人心,故而不是十分猖狂,處處謙恭,裝腔作勢,收買人心。他做皇帝也是無奈之舉。三月初一張邦昌前往尚書省,金人警告他,到了初七,再不登基就殺大臣,縱兵血洗汴京城。於是隻好答應登基,國號大楚。

張邦昌沒有哪天不是在驚嚇中度日,這天他看見黃潛善和兩個隨從到來時,心中的膽怯消除一半,他知道自己對黃潛善有恩,兩人坐定後,早把先前想好的事情一咕嚕地倒了出來;“我哪敢稱帝啊,我隨時等待康王的召喚呢。”還沒有等黃潛善問,張邦昌就令人拿出了傳國玉璽呈與黃潛善,對黃潛善說道:“我的事情你是最清楚的了,現在你在康王身邊,又是他身邊的紅人,希望你在康王麵前能夠道出我的一片苦心。”然後又再三囑咐:“金人耳目眾多,需小心行事,切莫被人發現,一旦發現後果便難以想象。”

黃潛善點著頭叫他放心,自己事先已經安排好了,他答應了張邦昌向康王說明原因的請求,並且希望張邦昌夠順應民心幫助康王雪靖康之恨。在張邦昌精心安排下他和小枚做了短暫的相會。由於金人耳目眾多,張邦昌怕事情泄露。趕忙叫他離開卞京,以免不測。黃潛善覺得事情緊急,拜別了張邦昌和小枚,在康王內線人員幫助下順利地將傳國玉璽帶回河北。

得到了傳國玉璽,康王便在勤王兵馬和河北兵馬的護衛下,帶著他的官員們於1127年6月12日(今河南商丘)登基帝位,號高宗。改元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