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曆史的聲音:中國如何和平崛起(2)(3 / 3)

維克多·雨果 1861年11月25日

其實,英國人除了參與對圓明園的搶劫,還對敦煌石窟進行了洗劫,他們把能帶走的東西帶走,帶不走的就放火燒掉,這些罪證,在大英帝國博物館隨處可見。筆者認為中國近代之所以落後,與以英國為代表的西方強盜不無關係,他們對中國的搶劫、蹂躪、踐踏使中國的落後麵貌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不少。辜鴻銘在其《尊王篇》中深刻披露了這些強盜們的惡劣罪行。他說,“大不列顛和美國派出所有他們事業的挑撥離間和愛管閑事之輩到中國來,專橫跋扈地對待和幹涉上自皇太後下至那些可憐的婦人的足(指小腳);德國派出所有他的猶太高利貸狗來中國欺騙達官並使其墮落;法國派出他所有‘黑色暴徒’(傳教士)來中國保護一切流氓和無賴。當中國在這樣一種情形之下縱火——世人還都感到奇怪!”辜鴻銘的意思很顯然,當時由於大清統治者軟弱無能,其法律隻針對於中國人民自己,對西方強盜是不管用的,麵對這一群無法製止、為非作歹、無人可管的西方壞蛋,中國能不亂嗎,中國能不窮嗎?

鴉片戰爭之前,在東西商貿往來中,中國一直是占據有利位置的,也就是現在常說的“中國順差”。我們在前麵說過,中國是一個讓眾多西方國家著迷的國度,中國的東西能夠吸引外國顧客,所以麵對中國長期順差的局麵,西方國家才發起了鴉片貿易,當然對於鴉片的貿易,起初小打小鬧英國並沒有參與,後來英國參與進來就變成了徹頭徹尾的鴉片強盜。英國在印度的第一任總督哈斯丁曾經說過:“鴉片不是生活必需品,而是一種有害的奢侈品。除僅僅為對外貿易的目的外,它是不被容許的。明智的政府應該嚴格限製鴉片的國內消耗。”在這種思想的引導之下,英國正式向中國走私大量的鴉片,在鴉片的主導下,中國白花花的銀子像潮水一樣湧向了大不列顛島。然而當清政府派林則徐前往虎門銷煙,禁止鴉片走私時,英國的外相巴麥尊卻說“對付中國最行之有效的辦法就是先揍它一頓,然後再解釋。”緊接著強製幹涉,向清政府大力施壓,最終解除了林則徐的正義職務。這就是所謂的“雙重標準”,西方慣於堅持的強盜思維。之後製造了曆史上給中國人留下永遠難以抹去的傷痛——鴉片戰爭。

戰爭之後英國向中國走私鴉片的行徑更加瘋狂,英國掌控下的香港,鴉片收入決然占到了貿易總額的87%,真是令人詐舌,吃驚。聯係今天,走私毒品,進行毒品交易的勾當是黑社會。黑社會是什麼,有組織的流氓,而在一百多年前,全世界最無法無天的“黑社會”就是英國。請問英國的所謂政治精英們,這樣的說法難道欠妥嗎?說你們堅持“雙重標準”,難道是侮辱嗎?或許很多人會說,中國的落後,都是清政府閉關鎖國的結果,這話是錯的。誰都知道,當時清政府軟弱無能,中國有句俗話叫“打不起,我還躲不起?”既然打不贏強盜,清政府就隻一味地躲,孰曾想,像英國這樣的強盜是躲不掉的,何況,國家是無法像人類一樣遷徙的。

如果說中國的統治者“榆木腦袋”,住在深宮內不思進取,思想保守,從而失去了向西方一樣的工業革命機會,這個中國人自己也承認,但是中國人誰都難以相信,一個所謂自稱文明的英國確實是這樣卑劣的強盜。明明自己不要臉,還要為自己所犯下的罪行進行無理的狡辯。可就在這種情況下英國還不滿足,他們的野獸本性就是想要把中國純粹勒死在清末。中國要發展工業,英國不允許,中國要賣給其他國家東西,英國進行阻攔,最後居然連中國的稅收政策都得英國來定。比如“清朝政府原打算把煙草關稅定為5%(已經很低了,國際慣例是50%),但是,英國人不答應。他們為清朝政府強行製定的煙草關稅是0.3-0.7%!”使得中國在稅收上一直就沒賺到什麼錢,使國內民眾生不如死。中國有誌氣的民營企業家準備實業救國的偉大誌向也逐漸化為泡影。

英國在崛起的征途上,屠殺了全人類太多無辜的生命,充滿了暴力和無恥。在今天看來,除了日本,就算是英國在中國犯下的罪行最大了。朗朗乾坤下,人世界的生命力量,居然會有這樣一群群孽種,人類的癌細胞。現在,我終於能理解,1949年10月1日,當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上宣布“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時,中國人民的心情,寥寥的幾個字,卻是那麼鏗鏘有力,那麼充滿力量。讓全體華夏兒女明白,一個獨立自主,民族富強的中國是多麼重要。中國崛起,中國力量,尤其中國的和平崛起顯得多麼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