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早朝結束前,高在春宣布籌備建立皇家科學院,負責大清國的科技引進與研發,詔令各省征集精通格致的能人誌士也都陸續來到京城,暫時任命李善蘭為正三品院使負責各項科學技術的研習,啟用俞樾為正三品副院使主持日常行政工作。徐壽、華蘅芳、馬建忠、王韜等依據所長進入相應的研究機構,皇家科學院除對從泰西諸國的引進的機器技術設備等進行研究學習外,還有要加強基礎學科的研習如數學、物理、化學等,另外也要為日後成立的兩所大學堂學員授課,培養大清急需的各種人才。
早朝後高在春同眾大臣興致勃勃的來到郵傳電訊衙門參觀大清第一份電報如何傳輸。說實話做為穿越者,高在春也沒見過電報機什麼樣,如今第一次站在莫爾斯電報機跟前撫摸著這台機器,高在春心中感慨萬千,自己的新政或許就由這台電報機帶來好運。
隨著電報員熟練的按著電鍵,一串串電信號通過電線瞬息間傳到了天津,大約半柱香的時間,天津方麵傳回來了訊號,經過譯電員的緊張記錄翻譯電碼後,大清第一張電報誕生了,當醇親王顫抖著將電報呈給皇上時,大臣們都緊張的望著高在春手裏的電報。
“太好了,咱們大清終於通電報了,回複電文如下:通電成功了。”
“恭喜皇上,賀喜皇上,咱們大清通電報了。”眾大臣們紛紛向皇上賀喜道。
“是啊,傳旨今後各省都要架設電報線,今年先在沿海各省架通電報線,七叔要抓緊相關人員的培訓,先期要成立大清電報總局,就先設在郵傳電訊衙門,各省也要設立電報分局,由郵傳電訊衙門直屬管理。”
“臣等遵旨。看來過幾天皇上的萬壽節有了最好的賀禮啊。”奕說道。
“是啊是啊,”眾大臣附和道。
“今年朕的萬壽節那些繁瑣禮節就免了吧,雖說是行弱冠之禮是件大事,朕隻想在太廟舉行就行了,朝臣也不必送什麼賀禮了,有這通電報之喜就是最好的賀禮,而且朕還等著天津那邊同東洋人那邊談判的大禮呢,那可是朕萬壽節的壓軸大戲啊,比得上大家任何貴重的賀禮。”
“臣等多謝皇上體恤下臣,恭祝吾皇萬壽無疆。”眾大臣紛紛跪下謝恩行禮。
第二天,醇親王興衝衝的舉著一份電報來到養心殿,
“皇上,天津來電報了,東洋人的和談使節來到天津了,天津知府請旨皇上如何交涉。”
“傳旨讓李鴻章、容閎馬上動身前往天津同東洋人和談,咱們的要求必須讓東洋人答應,不能有半分讓步。電令天津知府安排館驛住下等候朝廷使臣,期間不得通東洋人私下接觸。”
“嗻,臣遵旨,還有劉銘傳具折要求撥付軍餉,戶部目前財力吃緊,臣請皇上如何撥付。”
“那就先從內庫劃撥吧,當初朕的意思就是由內庫負責新軍的糧餉。對了,新軍的槍械是否到位了。”
“回皇上,從美利堅購買的槍械已經配發給新軍了,劉銘傳想讓皇上到時候去檢閱新軍。”
“這個朕一定去。七叔還有什麼事嗎?”
“沒有,那臣告退了。”
“不急,等會兒午膳後朕帶你去個地方。”
“臣遵旨。”
“小順子,把這份詔書交給李中堂,讓他和東洋人交涉時按既定方略執行,據理力爭寸步不讓。”“嗻”
用罷午膳高在春帶著醇親王、依興及小順子來到京城最繁華的東四大街,這裏飯莊、布莊、錢莊、當鋪雜貨店等各種商行一家挨著一家,到處都是熙熙攘攘的人群。一行人來到京城最大的錢莊恒利錢莊。
“皇上,啊不艾公子,您到錢莊兌錢嗎,這事讓下人去幹就行了,公子還有許多大事要忙嗎。”醇親王小聲說道。
“七叔,今兒個咱們來這裏就是要辦大事的。來咱們進去瞧瞧。”
錢莊的夥計早就看見這幾位富家公子、家人打扮的路人,見他們進來後,忙笑臉相迎“幾位客官,來小號有何貴幹,兌錢還是信彙,幾位爺先坐下喝茶。”
“好吧,把你們老板找來,我有點事要麻煩掌櫃的。”高在春說道。
“好嘞,幾位爺稍等。”
很快從櫃台裏走出一位四十歲左右的賬房先生打扮的中年人,彎腰問道:“不知幾位爺來小號有何貴幹?”
“掌櫃的,是這麼回事,我這裏有幾張銀票,是前幾天一位做生意的朋友壓的款子,說是貴號出得票,還請煩勞掌櫃的給張張眼。”
“那好,讓我看看,掌櫃的接過銀票仔細看了一會兒,麵帶微笑的說道,這位客官,這幾張銀票確實是小號的,不過是給內務府專用的,平常人家是輕易拿不到的,看來客官的這位生意朋友還是有來路的。”
“說笑了,隻是一般人而已。”高在春沒想到這位掌櫃的眼力竟是如此的好,看來這錢莊票號還是滿有學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