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力:最大化你的影響力)
選擇一個工作的標準,是成長、興趣和影響力。成長是指工作的發展機會是否夠好夠多,興趣是工作勤奮的燃料,影響力取決於內心的選擇,不同的職業、不同的職位,產生的影響力也不相同。要擴大自己的影響力,無疑要站在更高處。
影響力先從身邊開始
不要把影響力當作什麼遙不可及的誌向。把影響力最大化就是讓自己對世界、對社會有最大的貢獻,從小裏看呢,人人都有影響力。用中國的兩個成語進行比較,一個是“兼濟天下”,一個是“獨善其身”,主要就是看重自己,不要畫地自限。
——李開複
一個人的影響力有大有小,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偉人,也不是每個人都會生活窘迫。麵臨各自不同的生活境遇,人生就會有不同的選擇和高度。但無論怎麼樣,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盡力幫助身邊的人,李開複認為,這就是他信奉的影響力。
在李開複的員工郭去疾離職的時候,他是這麼評價李開複的。“8年來,作為我的師長,李開複寬容了我的缺點,許多次選擇支持我的理想,他改變了我的命運。當你和一個人離得很近,受到他的影響太多的時候,你反而不知道該怎麼總結這個人帶給你的影響。但我知道,當我現在遇見一個難以處理的困難時,我第一時間會想,如果是開複,他會怎麼做。他的幫助使我終生受益。”
作為中國青年的導師,李開複為年輕人給出了許多有幫助的建議,其中他強調的一條就是影響力,許多年輕人感覺這個目標太大,難以實現。這其實是一種誤解,通過上麵那段郭去疾的話,就可以看出李開複所追求的影響,並不是權力和地位,而是去幫助他人,對他人的進步產生積極的影響,在無形中建立起自己的影響力。
影響力並不是要求你有改變世界的大舉動,隻要你所做的事情對這世界有點兒貢獻,比如說在車上給老人讓座,關心體貼家人,或者是在公司裏為花澆澆水,多露一個笑容,隻要做的事情有益,就是影響力。
我們要做的,就是從身邊做起,從此刻做起。下麵這個故事,就是發生在生活中的真人真事:
多年前的一個感恩節早上,一對年輕夫婦並不願意醒來,他們不知道該如何用感恩的心度過這一天,因為他們實在是窮得可憐。感恩節的大餐他們從來不敢去想,有點兒能填飽肚子的食物就很不錯了。“貧賤夫妻百事哀”,不可避免地,這對夫婦爭吵起來。這個家裏年紀最小的男孩趴在門縫,看著空蕩蕩的廚房,耳邊傳來父母的爭吵聲,感覺自己是那麼地無助。
然而,命運在此刻出現了轉折。
沉重的敲門聲響起,男孩前去應門。一個高大的男人赫然出現在男孩麵前,他穿著一身皺巴巴的衣服,一臉的大胡子顯得有些凶惡,他卻努力地對著小男孩微笑。男孩注意到,這個男人手裏提著大籃子,籃子裏滿是食物,一隻大火雞、厚餅、甜薯及各式罐頭,全是感恩節大餐不可缺少的。
年輕夫婦也來到門前,看著這個男人不知道是怎麼一回事。門口的男人隨之開口道:“這份東西是一位知道你們有需要的人要我送來的,他希望你們知道有人在關懷和愛你們。”
年輕的男主人還在極力推辭,不肯接受這份禮物,可是那人卻說:“得了,我不過是個跑腿的。”帶著微笑,他把籃子放下後就轉身離去,留下一句話在風中飄蕩:“感恩節快樂!”
就在那一刻,小男孩的生命發生了轉折。雖然隻是一個小小的關懷,卻讓他心裏生出溫暖,他知道人生始終存在著希望,即使是個陌生人,也在關心著他們。他發誓日後也要用同樣的方式去幫助其他有需要的人。
到了十八歲,他終於有能力來兌現自己當年的諾言了。雖然收入也很微薄,但每年的感恩節那天,他還是買了不少食物,送給其他有需要的家庭。
一個小小的關懷,溫暖了男孩的一生。在我們身邊,可能某個不經意間,某個微小的舉動,就會使人心生美好。想在職場上擴大自己的影響力,就不妨從自己的身邊做起,在小事上幫助周圍的同事,得到幫助的同事也會將這份關懷傳遞給其他人,或許還會回饋給你。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先從身邊人幫起,助人亦助己,何樂而不為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