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求鄰居辦事的成功心訣(3 / 3)

求鄰居辦事,要有技巧,有時暗示就能起很大作用。先娓娓地講出自己的困難,再巧妙地施以暗示,好心的鄰居會出自同情而盡力相助,這就是巧言暗示求人的神奇作用。

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建立一種和睦加朋友式的鄰裏關係,會使自己在家在外,辦起事兒來既順手又方便。

鄰裏近在咫尺,他們的適時照顧、幫助,能解決燃眉之急,婚喪嫁娶,大事小事,離不開鄰居。無論你的鄰居能力有多小,有些日常瑣事可能還離不開他們。

如果和鄰居處不好關係,或者有事兒時不知道去找鄰居幫忙,則在社會生活中就會出現很大的紕漏,有時甚至會步履維艱,以至於抱憾終生。那種“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做法實在不可取。

有鄰居作伴時,自己遇到了困難,該如何來爭取到他們的幫助呢?這點也是要講究技巧的。

(1)暗示鄰居自己有困難

我們不必直接告訴鄰居“我現在想請你幫個忙”,如果鄰居是個熱心腸的人,會毫不猶豫地答應下來,如果鄰居是個有心計的人,他會考慮自己有沒有必要幫這個忙。

我們可以在與鄰居的閑聊之中告訴鄰居,現在自己正處於困境之中,麵對的這個困難是自己無法解決的,需要有人幫助。

有這樣一個事例。有一個家庭原來生活比較富裕,三個孩子都考上了大學,學費比較高,因此家裏生活就緊張起來。女主人就想向鄰居家借些錢,但她並沒有直接說,隻是在閑聊中,告訴鄰家自從孩子們都考上大學,日子就比較辛苦,那些工資不夠,並沒有別的生財之道,最近又沒錢了等等。鄰居自然知道她遇到的困難,之後再提出借錢的事就順理成章。

我們平時也不妨借鑒這樣的經驗,先告訴別人遇到怎樣的困難,隨後再提出請求就比較自然了。

(2)暗示鄰居幫助解決這個困難

依鄰居的能力來說,是很方便的事,先扣一個大帽子給他,鄰居也會認為這點事對自己來說並不算什麼,這樣就容易幫自己的忙。

在我們做任何事時,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例如,資金周轉不靈,聯係客戶不夠,或是自己缺乏信心,缺少經驗等等,如果自己求助於鄰居,也許會發現鄰居給予自己許多有價值的建設性的意見。

有這樣一個事例。

有一個人和商人為鄰,受他人啟發自己也開了家小公司,可他畢竟年輕,涉世太淺,沒多久就陷入債務糾紛的困境,這時,他想起了平日和自己關係不錯的那個商人。他就找了個合適的時間來到商人家,暗示他自己的難處。商人聽後,笑著說:“不奸不為商,你還很年輕,有許多事還沒有看透。不過,我會給你談談我這些年來在商場摸爬滾打的經驗,也許對你還有些用。”

商人一番“憶苦思甜”後,青年人似乎覺得自己明白了不少事理,也似乎從中摸出了一些經商門道。後來,他告訴商人:自己現在資金周轉不靈。商人說:“我可以幫你渡過這個難關,但這些錢必須用你賺了的錢來還我。”年輕人聽後,深表感謝。

年輕人在自己身處困境的情況下,在鄰居有能力幫自己渡過難關的情況下,請求鄰居的幫助,是十分正確的方法。鄰裏之間本應該互助互利,但我們必須努力去爭取,才能夠得到幫助。否則,坐在家中等著錢從天上掉下來,隻能是白白浪費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