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人有那麼多禮節,碰上婚喪嫁娶等大事,親戚朋友就要參加,有許多場合還得送禮,這是幾千年來的傳統,這是很有必要的,因為這是親朋好友保持聯係的一種方式。如果一戶人家常年關閉門戶,既不“出去”,也不歡迎別人“進來”,那隻能是孤立了自己。
要保持良好的同窗友誼,你必須跟你現有的同學們保持經常聯係。有空給遠在異地的同學們打打電話,通通信,詢問一下對方近來的工作、學習情況,介紹一下自己的情況,互相交流一下,這是很有必要的,這點時間絕對不能節省。碰上同學們的人生大事,如果有空最好盡量參加,如果實在脫不開身,最好也得寫信或托人帶點什麼,不然,怎麼算得上同窗情誼。
對方有困難的時候,更應加強聯係,許多人總是喜歡向同學彙報自己的喜事,而對一些困難卻不好意思開口,應去掉這些顧慮。
而當聽到同學家有人生病或遇上不幸的事,應馬上想辦法去看看。平日盡管因工作忙、學習重沒有很多時間來往,但朋友有困難鼎力相助或打聲招呼,才顯出你們間的深厚情誼來。“患難朋友才是真朋友”,關鍵時刻拉人一把,別人會銘記在心。
另外,常常保持聯係對你自己會有許多好處。和同學經常聯係、談心,一旦你碰上什麼事情,如找工作、找對象等聽聽同學的意見,或者找他們幫忙都會對你有直接或間接的幫助。如果平時沒有聯係,有困難時找上門去後,別人是不會幫助的。
同學間交際的一個重要原則是通過多次見麵和接觸來加深相互關係。原則上要求和對方直接接觸,隻要有見麵的機會,就應該積極和對方接觸。遇到到某地旅遊,可以去找找當地認識的同學,遇到去同學公司附近的地方出差的機會時,最好去見見對方,加深雙方之間的關係,哪怕隻有五分鍾。除了運用這種直接接近對方的方法外,有時利用書信結交等方法也能起到出乎意料的效果。
“我在附近有點事順便過來拜訪一下。”說完拿出在附近商店買的禮物送給對方家人,最好動作迅速點,節省時間,然後托對方的家人轉告:“上次托我辦的事,我正努力在辦,我一定會竭盡全力按期完成。”拜訪結束後應盡早把事情進展情況向對方彙報一下。
拜訪時,無論對方家人多麼客氣邀你喝茶,你都不應坐下來當真喝起來,因為你的拜訪隻是一種表示敬意的形式。再者如果時間太長,會被家人看出是有意而來,所以必須在短時間內結束拜訪。用間接方法給對方贈送禮品的時候不要直接寄到對方的公司,最好寄到他家裏。一定要千方百計弄清對方的住址,如果可能的話,還可以給同學的妻子贈送她喜歡的禮品。
3.妙用交流,求人辦事推己及人
同學之間,相互交流時要講求推己及人的藝術技巧,把自己的困難生動地講出來,以喚起同學們的同情與關心,如此在求人辦事時,即可很容易達到目的。
推己及人,讓同學站到你的立場上去考慮你的處境,他就會對你的同情油然而生,從而對你伸出授助之手。
有一個例子:巴黎的聖馬丁大教堂附近,每日遊客很多,一個寫著“一出世就瞎了眼睛”條子的乞丐,手持破舊的黑氈帽,向人求乞。
沒有多少人拋錢給他。
有一天,一位美國遊客來到這裏與和他同行的法國朋友打賭,說他有辦法讓乞丐的黑氈帽盛滿了錢。法國朋友自然樂於接受打賭,於是由他向那乞丐說明,把“一出世就瞎了眼睛”的條子拿來,由美國遊客在條子背後重新寫兩三句求乞字句。
說來真是奇異,自從新句子露臉之後,黑帽子很快就裝滿了遊人施舍的錢。
你會問:究竟他寫了什麼字句,引發了遊人們的同情心,使得大家都紛紛解囊呢?
這裏不妨揭曉:
“春天來了,各位來到這裏欣賞美景,一定樂得很。
但我不能,因我一出世就瞎了眼睛。”
這些話,無疑使遊人在同乞討者的交流中,受到了感動。如果隻說“一出世就瞎了眼睛”,是不易引起別人的同情的。因為乞丐瞎了眼睛,畢竟與自己無關,世間上的同情,往往是推己及人而發生的!
如上所述,如果你通過交流,把你的困難說給同學聽,激發起同學的同情心,那麼你“帽子裏的錢”也會滿滿的,你的困難也可能因此而得到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