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事情是靠人“磨”出來的。俗話說:“好事多磨。”有些情況下,隻有多磨才能辦成想辦的事。
這種推銷方法,就是巧妙地利用了人類的感情。本來不打算購買的人,也會產生“再也不能讓他白跑了”的想法,使他們有種心理負擔和欠人情債的感覺,客戶會這樣想:“這位推銷員若是多跑幾處地方,也許他的產品早就推銷完了,但是他卻常來這裏,使他花了不少寶貴時間,再不買他的產品,就有點對不住人了。”這就是加重人們心理負擔的一種推銷方法。
要使對方作大幅度的退讓,就要讓對方多積累些微小的心理負擔,當這種心理負擔擴大到一定程度時,對方就隻能讓步了。
新聞記者從事采訪工作與求人毫無二致,為達到采訪目的,他們有時需要在晚間和早晨行動。譬如:在發生某種巨大的政治事變時,新聞記者就事先打聽到與此相關的人,等下班後,或者上班前去進行采訪。因為這種時候,一般人都在休息,而新聞記者還在工作,就會使對方產生心理負擔,不告訴他這件事的內幕,心裏就會過意不去。
在日常生活中,如能將這種方法加以運用,那麼達到求人目的的機會將會更多。
4.疲勞轟炸,不辦成事不退兵
疲勞戰是一種兵法,更是一種辦事的技巧。這種方法對那些力量超強,難以一下攻克的對象尤其適用。在求人辦事中恰當運用,往往會收到意外的奇效。
美國人喜歡以打乒乓球的方式來辦理事情,雙方都可以發球,幾個狠狠的快攻後,球賽即告結束,接著便去忙別的事情了。而東方人卻喜歡馬拉鬆的車輪戰,問題一個接一個,且非打破砂鍋問到底不可,有如棒球手利用迅速不斷、而又毫無意義的動作,來幹擾打擊者一樣,把對方弄得昏頭轉向,勞累萬分,隻想快快把事情結束,對結果就不太計較了。
以20世紀70年代的巴黎和談來說,一開始越南代表就在巴黎租了一個別墅,簽下為期兩年的租約,而美國的代表卻隻在裏茲的旅館,訂下一個按日計算的房間。因為他們根本沒有耐心,也不認為交涉會拖得很久,即使過去受過韓國板門店談判三年的教訓,仍然不習慣作長期交涉的打算。其結果可想而知。
事實上,正如越是嘈雜的機器,所獲得的潤滑油就越多。如果能有堅韌的耐心,不厭其煩地把事情攪和在一起,對方除了必須更辛苦地工作外,還要忍受不斷的轟炸,等他疲勞之餘,正想撒手放棄,而你卻纏著不放,做地毯式的攻擊,伺機向對方提出“最後通牒”。
對方在煩不勝煩的狀況下,惟恐淩晨兩三點鍾時,還要斡旋於此頭痛問題中,一般都會寧可同意看來還算合理的條件,以“根除後患”。
因此,辦事最忌諱的就是息事寧人的怯懦態度,或不識時務的一味逞強硬挺,至於心浮氣躁則更是要不得。有很多事情,不是一時半刻間可以解決的,例如要找出問題的症結、了解對方冒險的程度、考驗對方的實力、找出對方的弱點、知道對方的要求或者要改變對方的期望程度等等,都需要時間來完成,甚至要知道,對方處在壓力下會做出什麼選擇,也是需要時間的。如果沒有堅強的意誌、毅力,如何能夠達到目標?
欲速則不達,要成功一定要計劃周,沉著應付。對方施硬,你就來軟;對方轉軟,你要變硬;應該講法時,和他講法;應該說理時,和他說理;應該論情時,和他論情;應該談利害時,和他談利害,用各種方法來輪番“轟炸”,始終堅持,絕不妥協。在辦事過程中,耐心是最強而有力的武器,尤其是在雙方弄僵或遭對方威脅時更具功效。在幾經僵持後,對方深知無可再爭,隻好就範。所以最後的僵持,不是形勢的惡化,而是好轉的前奏。越南就因擅長此策,以一個積弱的國家,竟拖住美國八年,進而取得最終的勝利。
不戰而退,一定吃虧;且戰且退,雖離目標較近,但仍是不劃算;惟有實行疲勞轟炸,把對方轟得筋疲力盡,要想前進寸步,都要費去許多力氣,才能消磨其進攻的勇氣和嚐試的雄心。等到對方覺得越攻越難,進展也越來越小時,便可提醒對方,得此結果殊不容易,並進一步解釋不能再讓步的理由和功敗垂成的可惜,以及一旦破裂後可能產生的惡果,此時對方已成強弩之末,自知前進無望,而所獲也覺不少,自然就束手就縛了。
5.死纏爛打,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采用軟纏硬磨的招法求人辦事時,還可以把同樣的意思反複渲染,反複強調,把你的要求反複申請,不達目的誓不罷休。麵對頑固的對手,這是一種有力的武器。
曆史上就有許多擅長運用這種求人的招數。
李泌在唐代中後期政壇上,是一位頗有名氣的人物,他曆仕玄宗、肅宗、代宗、德宗四代皇帝,在朝野內外很有影響。
唐德宗時,他擔任宰相,西北的少數民族回紇族出於對他的信任,要求與唐朝講和聯姻,這可給李泌出了個難題,從安定國家的大局考慮,李泌是主張同回紇恢複友好關係的,可德宗皇帝因早年在回紇人那裏受過羞辱,對回紇懷有深仇大恨,堅決拒絕。事情僵在那裏。正巧在這時,駐守西北邊防的將領向朝廷發來告急文書,要求給邊防軍補充軍馬,此時的大唐王朝已經空虛得沒有這個力量了,唐德宗一籌莫展。
李泌覺得這是一個可以利用的時機,便對德宗說:“陛下如果采用我的主張,幾年之後,馬的價錢會是現在的十分之一。”
德宗忙問什麼主張,他不直接回答,先賣了個關子,說:“隻有陛下出以至公無私之心,為了江山社稷,屈己從人,我才敢說。”
德宗說:“你怎麼對我還不放心有什麼主張就快說吧!”
李泌這才說:“臣請陛下與回紇講和。”
這果然遭到了德宗的拒絕:“你別的什麼主張我都能接受,隻有回紇這事,你再也別提,隻要我活著,我決不會同他們講和,我死了之後,子孫後代怎麼處理,那就是他們的事了。”
李泌知道,好記仇的德宗皇帝是不會輕易被說服的,如果操之過急,言之過激,不隻辦不成事情,還會招致皇帝的反感,給自己帶來禍殃。他便采取了逐漸滲透的辦法,在前後一年多的時間裏,經過多達15次的陳述利害關係的談話,才算將德宗皇帝說通。
李泌又出麵向回紇的首領做工作,使他們答應了唐朝的五條要求,並對唐朝皇帝稱兒稱臣。這樣一來,唐德宗既擺脫了困境,又挽回了麵子,十分高興,唐朝與回紇的關係終於得到和解。
宋朝的趙普曾做過太祖、太宗兩朝皇帝的宰相,他是一個性格堅韌的人。在輔佐朝政時自己認定的事情,就是與皇帝意見相左,也敢於反複地堅持,皇帝也拿他沒有辦法,最後都會答應他的請求。
有一次趙普向太祖推薦一位官吏,太祖沒有允諾。趙普沒有灰心,第二天臨朝又向太祖提出這項人事任命事項請太祖裁定,太祖還是沒有答應。
趙普仍不死心,第三天又提出來。連續三天接連三次反複地提,同僚也都吃驚,趙普何以臉皮這樣厚。太祖這次動了氣,將奏折當場撕碎扔在了地上。
但趙普自有他的做法,他默默無言地將那些撕碎的紙片一一撿起,回家後再仔細粘好。第四天上朝,話也不說,將粘好的奏折舉過頭頂,立在太祖麵前不動。太祖為其所感動,長歎一聲,隻好準奏。
趙普還有類似的故事。
某位官吏按政績已該晉職,身為宰相的趙普上奏提出,但因太祖平常就不喜歡這個人,所以對趙普的奏折又不予理睬。
但趙普不計皇上的好惡,前番那種韌性的表現又重複起來。太祖拗他不過,勉強同意了。
太祖又問:“若我不同意,這次你會怎樣?”
趙普麵不改色:“有過必罰,有功必賞,這是一條古訓,不能改變的原則,皇帝不該以自己的好惡而無視這個原則。”
也就是說,你雖貴為天子,也不能用個人感情處理刑罰褒賞的問題。這話顯然衝撞了宋太祖,太祖一怒之下拂袖而去。
趙普死跟在後麵,到後宮皇帝人寢的門外站著,垂手低頭,良久不動,下決心皇帝不出來他就不走了。據說太祖很為此感動。
同樣的內容,兩次、三次不斷地反複向對方說明,從麵達到說服的效果。運用這種說服法,須有堅韌的性格才行,內堅外韌,對一度的失敗,絕不灰心,找機會反複地說服。
需要注意的是,運用此法要有分寸,超過限度,傷害了對方的感情,反而會得到反效果。所以要謹慎處理,以不過度為限。像趙普的死纏,是以太祖對他的寵信為基礎的。
6.長磨慢泡,功到好事自然成
在求人辦事的過程中,遭到拒絕時,要擅於長磨慢泡。如果能耐心磨泡下去,那麼成功的幾率將大大增加。長磨慢泡,是一件求人辦事的有效武器。
所謂好事多磨,這個“磨”字就可以理解為忍耐。一般來說,忍耐所表現的是對對方處境的理解,是對轉機到來的期待和對求人成功的自信,有了這種心境,你就能在精神上使自己處於強有力的地位。能夠方寸不亂,調動自己全部的聰明才智,想方設法去突破僵局。即使消耗一定的時間也在所不惜。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磨”也可以理解為“泡蘑菇”,“泡蘑菇”消耗的是時間,而時間恰恰是一種武器。時間對誰都是寶貴的,人們最耗不起的是時間。
以“泡”對“拖”,足以促其改變初衷,加快辦事速度。所以,你要沉住氣,耐心地犧牲一點時間,反而可以爭取到更多的時間。
例如,某學院校舍建設急需20噸瀝青。校方派一位助理到物資部門申請,但負責此事的處長推說工作忙要等兩個月才能提貨,助理非常著急,他怎麼能等兩個月呢?當他了解到倉庫裏有現貨,隻是因為自己沒“進貢”人家才拖他時,更是怒從胸來。但他竭力控製自己的感情,思索解決問題的辦法。他手頭一無錢二無物,再說他不想來那一套。他決心和處長“泡”。
從第二天起他天天到處長辦公室來,耐心地向處長懇求、訴說。處長感到煩,不理睬他。你不理,他就坐在一邊等,一有機會就張口,彬彬有禮,不吵不鬧,懇求訴說。處長急不得惱不得,推不走趕不跑。“泡”到第五天,處長就坐不住了,他長籲一聲:“唉,我算服你了。照顧你這一次,提前批給你吧!”
有沒有足夠的耐心,還與人們的自尊心強弱有關。
有些人臉皮太薄,自尊心太強,經不住人家首次拒絕的打擊。隻要前進一受阻,他們就臉紅,感到羞辱,氣惱,要麼與人爭吵鬧崩,要麼拂袖而去,再不回頭。但這些人看起來雖然很有誌氣,但卻是沒有能力辦成大事的失敗者。
當然,“泡蘑菇”除了有耐心之外,還要具有一定的方法和原則。例如,你可以不厭其煩的登門拜訪,申訴你的理由和要求,但別指望很快就能得到答複和處理,你要有長期作戰的心理準備。
另外,“泡蘑菇”時,態度要誠懇,語氣應平和。即使受了冷遇,碰了釘子,或者處理者發了火,你也要沉住氣,隻要問題能處理,受點委屈也值得。你依然要心平氣和地陳述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