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起訖:前4476—前4437年。
生卒年:前4506—前4437年。
出生地:釜山(今河北張家口市涿鹿縣西南)。
立都:涿鹿(今河北張家口市涿鹿縣)。
年號:帝蔡元年(丙戌,前4475)。
——————————————————————————————————————————
黃帝姬蔡,男,姓姬,名蔡,號軒轅氏。中國氏族聯盟時代黃帝軒轅氏政權的二任帝。
姬蔡的祖父是少典軒轅氏十四任大酋長姬邦卉,父親是黃帝軒轅氏政權首任帝姬芒。
姬蔡生於帝芒八年(乙卯,前4506),出生在黃帝政權的聖地釜山(今河北張家口市涿鹿縣保岱鎮窯子頭村)。
公元前4476年,黃帝政權首任帝姬芒去世後,姬蔡正式即位稱帝。
姬蔡統治時期,黃帝政權已經進入了和平年代,天下太平,沒有戰爭,黎民百姓都過上了安居樂業的日子。
黃帝姬蔡也是個聰明的帝王,他在位執政時創造了黃帝天黿二十八宿土星十三月年曆。
黃帝二十八宿土星十三月年曆,是依二十八宿順序,自東、北、西、南,逆時針先天左行,為日母月姨宇宙父順序,以二十八天為一個月,第十三個月為閏月。
宇宙父二十八宿當值順序是:東方七宿值——1、角宿木星,2、亢宿金星,3、氐宿土星,4、房宿日母,5、心宿月姨,6、尾宿火星,7、箕宿水星;北方七宿值——8、鬥宿木星,9、牛宿金星,10、女宿土星,11、虛宿日母,12、危宿月姨,13、室宿火星,14、壁宿水星;西方七宿值——15、奎宿木星,16、婁宿金星,17、胃宿土星,18、昴宿日母,19、畢宿月姨,20、觜宿火星,21、參宿水星;南方七宿值——22、井宿木星,23、鬼宿金星,24、柳宿土星,25、星宿日母,26、張宿月姨,27、翼宿火星,28、軫宿水星。
今南美洲安第斯山殷地安人仍在觀測天文時稱“日母月姨宇宙父”,或“日父月母宇宙天”。黃帝曆於日本奈良王朝傳人倭國,使用時與二十八宿當值為並用。在黃帝曆每月第一周,東方尾箕間有一小星傅說(悅)出現,主風雨潮汐。黃曆,日本漁民至今仍使用其測潮汐用,可較為安全地越洋渡海。商裔殷地安人今猶望傅小星祈禱庇護。殷商、兩周(西周、東周)和魯國繼承了黃帝曆,建子為正。
黃帝姬蔡執政時還創造發明了“六十龜甲紀年曆”。
黃帝姬蔡經過多年的認真觀察,發現任何龜全身的龜甲皆為六十片。龜背甲中間縱列為五片,兩側各有四片,合為十三片,他把這十三片龜甲稱之為“龜背十三天”,這便是“十三重天”最初的來曆。黃帝軒轅氏政權以十三重天為最高,因此也以“十三”為最吉祥的數字。全世界隻有中國和美洲殷地安人使用這一吉祥數字。裙邊甲二十四片,取象為二十四節氣。腹甲九片,曆代占卜皆用腹甲,始自伏羲太昊。伏羲太昊根據腹甲九片推算出天有九重,稱作“九重天”。故遠古史上先有伏羲太昊的“九重天”,後有黃帝軒轅氏的“十三重天”。(詳見王大有《三皇五帝時代》)
帝蔡十二年(丁酉,前4464),隻剩下半壁江山的九黎蚩尤氏政權五任帝回虻去世,傳位給兒子薑螭。消息傳到黃帝政權的首都涿鹿,引起了黃帝姬蔡的極大關注。他認為,九黎蚩尤氏人野蠻好戰,如果任其自由發展,將來勢力強大時,就會對黃帝政權的北部邊境構成威脅,到那時再出兵征討,必然會給國家帶來重大的損失,不如乘其羽翼未豐,出兵征剿,即便不能將其族滅絕,也會大大削弱其勢力。使其日後再也無力與軒轅氏抗爭。於是他召集朝中大臣商議,決定在各部落精選三千名青壯年勇士進行軍事訓練,同時征集糧食和武器,為討伐九黎蚩尤氏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