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身名難兩全,欲立名節身須捐。
誰料七歲孩童女,倍勝前代幾輩賢。
愛姐來至錢婆門外,走進院中問道:“老錢在家沒有?”錢婆在屋內回答:“在家了。”愛姐說:“俺娘叫我來請你咧。”錢婆笑說:“愛姑娘實會說話,你就說你娘喚我就罷了,又搭上一個請字,分外好聽。”言罷把門鎖上,愛姐在前,錢婆在後,來至孫宅。見了龍氏,口尊:“大嬸子,你令愛姐喚我,有何事故?”龍氏說:“你有所不知。隻因我的婆母屍身將壞,無錢鈔置買棺木。我是萬般出於無奈,欲將愛姐煩你領到長街賣上幾兩紋銀,好與婆母買口棺材,盛殮屍身。”錢婆說:“大嬸子,你說這話我可是不信的。這麼一個聰明伶俐的小姑娘,你就舍的了?”龍氏含淚說道:“事到其間,說不上舍的舍不了。吾的姣生慣養的女兒,若有人將你買去,非比在家,有些錯處有擔待容讓。若到了人家,須要早起晚眠,殷勤侍奉。諸事多言多語,搶吃搶喝,人家必要下眼看待,輕則挨打受罵,重則受人家的淩虐。”愛姐說:“娘親不必囑咐,孩兒記下了。”錢婆見他母女難割難舍,嚎啕痛哭,說道:“大嬸子幸虧我還沒領他去賣,若領了去將他賣了,必然返悔,我就受了夾了。”龍氏止淚說道:“你言之差矣。我既令你將他領去賣,我焉有日後怨你之言?是我母女之情腸,離別囑咐他幾句。你領了去罷。”錢婆說:“既然如此,愛姐跟我走罷。”
錢婆領定愛姐出了街門,心中歡喜,暗想:“這是我的財神到了。合該我賺他幾吊錢使用,將急荒就打過去了。”走在大街,拾起一根草棍,插在愛姐的發髻上,領定愛姐進了東關門,遊走大街小巷,並無人問一聲。隻熱的通身是汗,口幹喉燥,見眼前有一棵大柳樹,有許多的婦女在樹下乘涼,也有納鞋底子的,也有繡花的,也有洗衣的,也有哄小孩玩耍的。錢婆領著愛姐聚在樹下乘涼,向眾婦女閑談。
且說這樹東邊就是趙明的後花園。蘭英小姐自從在前廳撕了退婚文約,父女吵鬧一場,回在繡樓,想不出搭救孫公子的出監之策。愁鎖娥眉,終日茶不思,飯不想,睡臥不安。不知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