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用圖憶法記文章(1)(1 / 3)

下麵以新概念英語第二冊第一課來講解圖憶方法。

這篇文章的原文是:I went to the theatre. I had a very good seat. The play was very interesting.I did not enjoy it. A young man and a young woman were sitting behind me. They were talking loudly. I got very angry. I could not hear the actors. I turned round. I looked at the man and the woman angrily. They did not pay any attention. In the end, I could not bear it. I turned round again.“I can't hear a word?選”I said angrily. “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the young man said rudely. “This is a private conversation?選”

漢語翻譯是:上周我去戲院。我的座位很好。戲很有趣。我卻沒能好好欣賞。一個年輕男人和一個年輕女人坐在我後麵,他倆大聲交談。我很氣憤。我無法聽到演員的台詞。我轉過臉去。我憤怒地看著他們。他倆毫不理睬。最後,我再也忍不住了。我又轉過臉去。“我一句也聽不見!”我憤怒地說。“這你管不著,”年輕男人粗魯地說。“這是私人交談”。請先查看下圖中右下角正方形灰色區域內的圖標釋義。一個橢圓加上下麵的兩隻腿表示人。人頭中的字母I表示“我”,M和W上下相對表示課文中的那對男女,時鍾圖符表示與時間有關的單詞,火焰表示“憤怒、粗魯”,又表示“否定”,嘴巴表示“說、吵”等。圖中灰色區域用於解說。

首先從圖中右上角的實心圓點開始念。曲線從實心圓點出發後,遇到了時鍾圖符,表示這裏有一個與時間有關的單詞。對照圖形下麵的課文,得知這個單詞是“last week”。然後,曲線又遇到人形圖符,表示這裏有一個與人有關的單詞。對照課文,這個單詞是“I”。繼續沿曲線走,就會發現“go to”和“theatre”。於是,上述的這幾個單詞就組成了課文的第一個句子:Last week I went to the theatre。

注意需要把圖形中的go to變為正確的時態went to,而且theatre前的冠詞“the”也被省略了。所以,在圖中出現的單詞,被稱為課文的關鍵詞。當熟悉這個圖形後,即使不給出關鍵詞,也能很快看圖複述整篇課文。沒有關鍵詞的思維導圖,稱為“純思維導圖”。

圖形學習,將抽象知識直觀化,便於理解和記憶,所以不失為一種好方法。

在寫作和講課過程中,這種學習方法曾被稱為“鍾氏法”、“自然法”、“聽寫法”和“逆向法”等。學習英語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取其中的“逆”字,最後定名為“逆向法”。簡單點說,逆向法就是先聽錄音,然後寫出自己聽到的句子,再學習其發音和讀英語並進行背誦,最後對自己的學習進行歸納總結。

逆向法是一種“以迂為直”的學習方法。也許剛開始逆向學習時,由於困難比較多,短期的實時收效可能不如“正向學習”來得“立竿見影”,但它可以收到“正向學習”所達不到的效果。

逆向學習的具體做法包括“聽、寫、說、背、想”五個步驟。英語水平不高的初學者聽英語錄音,沒有文字材料做依托,困難很多,逐詞逐條才能真正聽懂,具體做法如下:

把聽到的寫出來

先把某一條錄音內容從頭到尾聽幾遍,聽不懂也要硬著頭皮聽。先聽懂其大意,分出段落和句子,然後再以一句話為單位反複地聽。搞清楚一個句子由幾個詞組成,每個詞在句子中起什麼作用,主、謂、賓語都是哪些詞等。每聽一遍就把聽懂的詞一個一個按照順序寫在紙上,排列成句子,聽不懂的詞就先空著。對於英語聽力比較低的人來說,剛起步時聽不懂的地方實在大多了,有時恐怕連自己也說不清到底有多少處聽不懂。在這種情況下,隻有把聽懂了的詞寫出來,才能搞清楚到底有多少處聽不懂。

對於碰到的生詞,一定要聽到能模仿錄音正確地念出來,準確地抓住各個音節的發音為止。因為隻有準確地把各個音節的發音抓住了,讀出來了,才有可能根據語法和語音知識試拚出一些詞,到詞典裏查找。由於正確答案往往需要反複多次才能找到,所以聽寫時要“寫一行,空兩行”,留下充分的反複修改的餘地。為了糾正不正確的拚寫,“寫”的時候稍有疑問就要查詞典,並用有色筆標出生詞和錯誤的拚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