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看電視與學習成績無直接關係(2 / 2)

看電視屬於一種心智較被動的活動。看太多的電視時,等於剝奪孩子花在自我的創造力、自我信賴、學習及社會互動的時間。研究發現一個禮拜看10個小時或更多的電視的小孩,與花較少時間看電視的小孩比起來,閱讀成績和學業成績表現較不好。研究指出兒童的腦部結構,每天看2個小時以上的電視會對腦部有直接傷害。看電視容易造成腦部“慣性思考”的發展,易使攻擊行為增加、容忍度降低,減少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並取代左腦語言中樞的發展。

家庭看電視的管理原則

看來,家庭對電視觀看應該有一定的管理原則。麵對這麼多孩子過度觀看電視所造成身心影響,家長和老師該如何幫助孩子來改善這些負麵影響,這也是媒體素養教育中常提到的從關心媒體與自己的關係,個人如何使用媒體的這個角度做起。下列建議是由華盛頓州的“電視關機聯盟”與美國小兒科醫學會提供,老師和家長們可以共享這些信息,一同關心孩子的電視收視行為。

①設定家庭規則。規定孩子每天可以看多少小時(不超過2個小時)的電視,何時看。請家長和老師說:“我們關掉電視吧!這樣我們就可以去……(看書、騎單車、跟朋友玩)”,而不是說“你不能看電視!”不過當規則設定後,就要嚴格執行。

②不要用電視作為獎賞或懲罰的項目。這樣隻會增加電視在孩子心中的價值。

③不要讓孩子在吃飯或做功課時看電視。把想要看的節目錄影後再看。

④避免讓電視變成孩子的保姆。好好安排家中作息時間和帶孩子一起學做家務,避免怕孩子搗亂而交由電視來安撫孩子。

⑤運用節目表和節目分級信息選擇或安排小孩可看的節目。選擇的節目看完的時候就把電視關掉。或者尋找其他優良影音節目觀賞。可參考民間組織提供的優良節目信息來選擇。

⑥找機會跟小孩共看節目,並且跟他討論所看到的內容。確定小孩理解電視節目是被建構或虛構的(如戲劇或卡通)。別讓孩子觀看太多暴力與性活動情節的卡通、節目或新聞。如果小孩觀看商業電視台時,跟他解釋廣告的存在,並討論廣告的功能與目的。

⑦成人自我約束看電視的習慣,以身教作為孩子的模範。甚至可考慮在一個星期中撥出一天訂為“無電視日”。

如果能做到這些,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引導,那麼,我們就能夠正確地應用這種學習方法,收到良好的效果。

程序學習法又名編序學習。它是美國現代著名的學習心理學家斯金納(B.F.Skinner)提出的,把學習材料編排成符合自己的學習速度,從而較容易地達到學習目標的一種學習方法。現在認為,程序學習法應用於培養習慣和矯正行為上是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