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要有計劃安排好自己的學習,必須注重於時間的運籌,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來著手。
①學習時間最適點。
最適點因人而異,每個人都可通過學習實踐找出最適點,既可以找出每天學習時間的最適點,也可以找出每次學習的最適點。一般人學習最適點不會超過5個小時。
②科學用腦最佳時間。
人們用腦的最佳時間各不相同,可分為三種:
A.百靈鳥型。特點是清晨和上午腦力較好,能集中精力進行思考和學習。
B.貓頭鷹型。特點是晚上思維活躍,工作和學習效率較高。
C.混合型。全天用腦的效率差不多。
③運籌時間方法。
A.時間彈性法。在學習、工作和休息的安排上,要保持時間的彈性,要互相間隔,交錯進行。這樣既能合理利用時間,又能提高學習和工作的效率。
B.時間管理法。把時間劃分成盡量小的單位,把每個小單位都當作獨立有價值的部分加以有效地管理和利用。
C.時間統計法。建立“時間跟蹤記錄表"記錄學習開始時間,結束時間、學習內容和效果。定期總結,從中找出規律,作為以後安排學習時間的依據。
前蘇聯傑出的昆蟲學家柳比歇夫,從26歲起到82歲逝世,每天堅持時間統計,日有小結,月有大結,年有總結。這種嚴格的時間統計,使柳比歇夫能高效率運用自己的時間,出版了70部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