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 辛密(1 / 2)

教坊司始建於唐代,初立之時,是專門管理宮廷俗樂的教習和演出事宜的宮廷音樂機構。一度改名“雲韶府”。宋元兩代亦設教坊;明代改教坊為教坊司,隸屬於禮部,主管樂舞和戲曲。至清代雍正時改教坊司為和聲署。不過隨著時間推移,教坊司的性質也從一開始的禮樂聖地演變成了風花雪月場所。

自教坊興建,但凡有犯官之妻女,則盡數充於教坊,其中亦有敵國俘虜,百姓苦寒之家的女子。等到了明朝永樂年間的時候,永樂皇帝朱棣更是將其演變成打擊政敵的殘酷刑罰,史載:‘鐵鉉妻楊氏年三十五,送教坊司,茅大芳妻張氏年五十六送教坊司。’鐵鉉、茅大芳均是建文舊臣,尤其是鐵鉉,在濟南戰役之中,獨擋燕軍鐵騎,使之不能南下

看著雕梁畫棟、彩飾紅妝的中都城教坊司,顧同心中多少有些唏噓,當年女真鐵騎難下,攻破汴京城,趙宋皇室、權貴功勳,多少人家的子女被金兵攜帶北上,昔日的金鳳凰,也大多成了女真人用來玩樂、饋贈的尤物,徽宗趙佶的後妃、公主更是被充於教坊

麵對這座承載著靖康恥辱、民族悲痛的建築,顧同打心眼裏不願意進去,但是李喜兒、李鐵哥兄弟兩個,卻似乎沒有看到顧同臉上的不快一樣,硬是將他拖拽了進去。

甫一進入教坊司的坊門,就立刻有無數濃妝淡抹,花枝招展的妙齡女子圍了上來,尤其是當看到來人是人傻錢多的李喜兒和李鐵哥之後,女子們更是懷了春一樣的,眨著水汪汪的大眼睛,扭動著傲人的身材,左一個‘喜兒哥’、右一個‘鐵哥哥’,嗲聲嗲氣的,把站在一旁的顧同聽得不由得起了一身的雞皮疙瘩。

姑娘們熱情,媽媽們更加的激動,每每李喜兒和李鐵哥到來,都無疑是兩座金山一樣,不管到了那家,那一天絕對是賺的盆滿缽兒響。

宜春院的蔡媽媽甩著秀怕,猛地擠開了猶自拉著李喜兒胳膊的一個小姑娘,抓起李喜兒的手,就諂媚著聲音說道:“呦嗬,我的爺啊,好多天都不見您啦,可把姑娘們想慘了,好歹你今日來了,快快快,上樓上樓,憐兒姑娘可是翹首相盼,等的都快要望眼欲穿了。”

還不待李喜兒說話,有一個身材火爆,搖晃著一對絕品‘凶器’的媽媽走了上來,人未到,聲音卻先到了:“兩位爺,可真是趕巧兒,昨日裏咱們蒔花館才到了幾位姑娘,還沒落紅,就把您二位盼來了,可不正是給您二位留著的,快隨張媽媽走,慢幾步可要讓別家的公子拔了頭籌咯。”

一位蔡媽媽,一位張媽媽,直讓人高馬大的李喜兒、李鐵哥兩兄弟張了半天嘴,也沒說出一句話,到讓在一旁看熱鬧的顧同心中暗笑不已。別看李喜兒、李鐵哥兄弟兩‘名聲在外’,可在此時,麵對這些姑娘們,卻也沒有怎樣的凶神惡煞,隱隱之間,到還有幾分‘羞澀’。

好不容易等到張媽媽說完了話,李喜兒這才得空說道:“兩位媽媽,各家姑娘,俺今天乃是請客做東,帶俺的好兄弟顧同顧大人消遣消遣,就不到你們那裏去了。”說完話,李喜兒拉著顧同就往別處走。

顧同還以為這廝轉了性子,豈不料走開不到幾步,就聽這廝擠眉弄眼的說道:“諾大個中都城,若說姑娘,誰家的能有燕春樓的姑娘好?詩詞禮樂、歌舞笙簫,不敢說樣樣精通,卻也是精致獨到,不是一般的粉末俗人能夠比量的。”

李鐵哥也從一旁趕了上來,一邊在前邊帶路,一邊回首對顧同說道:“燕春樓、樓姑娘,中都城誰人不知、誰人不曉?詩詞歌賦、禮樂舞蹈、文史筆墨,就沒有她不會的,而且人又長得十分的漂亮,溫文而婉,可到現在也沒人能近了她的身,這位姑娘說來也奇怪,不管是皇親宗室、文武公侯還是富宦子弟,人人都想與她親近,甚至不惜一擲千金、萬金,可是她誰的麵子也不給,衛王永濟,仗著權勢想要將樓姑娘強行帶走,可是樓姑娘那一日站在窗口,以死相迫,才讓完顏永濟那廝收了手,可她越是如此,越讓世人覺得不尋常,想要親近她的人也就越多,到了現在,就是花上千金,也不一定能夠見她一麵。”

二人喋喋不休的說著話,卻讓顧同心中越發的好奇,他實在想不到,煙花場所居然還能有這樣的一個奇女子。

不一會兒,轉過教坊司前麵的喧囂,到背街的地方,就看到一座精致玲瓏的樓閣靜靜矗立在一片鬆竹之中,在一片凋零枯黃的樹木映襯下,小樓越發顯得遺世而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