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省辦驛運的實際營運中,經營區域遼闊,川東、川西甚至湖北的建始、恩施,涉及熱鬧的城市與偏僻的農村,麵對各色人等,情況亦頗為複雜。因此四川省辦驛運在所經各地由各縣縣長兼任各分段段長,以協助省辦戰時驛運工作。新渝支線總段在開運之初,即呈文四川省驛運管理處,要求委派瀘縣縣長為瀘縣驛運分段段長,以利運輸。據其呈文所稱:“查本總段航線起訖,上自新都,下達重慶,中間航程,千有餘裏。在此遠長航程中,瀘縣適當其中,兼之瀘縣又為沱長兩江之合流地,中間轉載類多在此。因是萬一事件之處理,或有時船隻之雇用,難免不與地方政府發生關係。用特擬請鈞處轉請委派瀘縣現任縣長袁守成兼任瀘縣段段長。”這一請求即成為製度,四川省辦驛運各線所經各縣,多由該縣縣長兼任段長職務,利用地方政府人員的力量以實現促進驛運發展之目的。
但由縣長兼任段長職務,僅屬名義性質,並未參與實際驛運工作,驛運機構僅為借用其名壯大聲勢,實際驛運工作則由四川省驛運管理處委派的副段長負責,因而在驛運工作中遇到的諸多實際問題,解決起來有困難。正如新渝支線總段瀘縣段副段長張慶潭所言:“瀘縣船幫昨轉運新都第一批軍米五千雙市石,不肯服帖,以致各事都難冀就範,百般遷就,始克運出,此後續辦,似有長籌之必要。就已往所經,最感困難之處,即屬未有地方力量之後援。”因而新渝支線總段認為:“本總段係屬創辦,在此人力未周,及本身交通工具尚未建立期中,對於推動業務,似不無借助地方力量之必要。”四川省辦驛運更需要一些與傳統運輸業密切相關之人士來協助,所以除了委派地方縣長為分段段長職務之外,更應聘用與傳統運輸業密切相關的、且在民間具有威望的民間人士為驛運顧問,協助運輸,參與征集動力與工具,處理與驛運有關的突發事件。新渝支線總段基於上述認識,隨即聘任了瀘縣船業公會主席蘇華蒸為總段顧問,認為蘇華蒸“代本總段雇用船隻,尚具熱心,且在瀘縣船幫中,亦有相當信仰”。四川省驛運管理處隨即同意了此一請求,給蘇華蒸發了聘書:“茲聘請台端為本處新渝支線總段顧問,此致蘇華蒸先生。”
像蘇華蒸之類的地方勢力人士,其既為船業公會主席,又為船幫中人,具有實質性的地方威信,如聘其為顧問,則可由其代雇工具與動力,從而既可減少驛運工作中的地方阻力,又能促進營運業務順利開展。因此,四川省驛運管理處及其所屬各驛運區段,在實際營運中,大部分聘請了民間傳統運輸業中地方勢力人士為顧問。1941年4月4日,就渝廣水陸聯運線聘請文紹祥為顧問一事,四川驛運管理處下發指令:“令渝廣總段,三十年三月二十七日呈一件為呈請聘文紹祥為本總段顧問,乞鑒核由。呈悉。準予聘請文紹祥為該總段顧問,月支夫馬費六十元,在業務費項下段站費用第五節其他內列支,附發聘書一件,仰遵照查收,轉交為要。此令。”文紹祥為成都人力板車業同業公會主席,“為本市人力板車界權威”,聘其為顧問,有利於渝廣水陸聯運線征雇工具與動力。亦在1941年4月4日,據渝廣水陸聯運線總段成都分段呈稱:“查成廣間統製管理,業於今日開始施行。惟成廣間大多數工具為獸力板車,故本線開辦之初,再再(原文如此,筆者按)需要長途獸力板車業公會之協助。職是之故,擬請準予聘該會會長王長齡為本總段顧問,以利工作。”4月10日,四川省驛運管理處同意聘請王長齡為渝廣水陸聯運線總段顧問,並下發了聘書。王長齡為此也呈文四川省驛運管理處,略表心意:“茲抗戰正殷之際,後方交通關係甚宏,本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之義,敢不勉為努力,共同研討。”此呈文雖含禮節性的意思,但在此中華民族生死存亡之秋,至少也表達了民間人士意欲為後方交通運輸出力的願望。
1941年5月,新渝支線總段根據具體情況,又聘請了內江船業公會主席易洪盛為顧問,“查本總段航線起訖,上自新都,下迄重慶,中間航程千有餘裏,在此遠長航程中,內江適當沱江之中心,對軍米運輸,不無轉載情事,兼之廣漢軍米已定於此轉載,安嶽軍米亦由此起運瀘,因是萬一事件之處理或民船之雇用,難免不與地方發生關係”,所以擬請“聘任內江船業公會主席易洪盛為顧問”,並且聘請了張忠麒、劉炳華、洪炳榮三位民間人士為“督運員”,四川省驛運管理處亦隨即同意了此等請求。內江船業公會主席改選後,“為招雇民船,便於接洽起見”,又聘請新當選的主席洪炳榮為顧問,而易洪盛則為名譽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