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又說明,康熙既重禮節,更重實際,無益之安不請。虛假之安不請,繁瑣之安不請,以此告訴諸位大臣,如果隻講形式,而不以實為本,盡管是為皇上自己請安,但除了有誤人、誤事、誤時、誤國等弊病外,還有什麼意義呢?
在日常禮節上他是如此,大禮上他也持同樣的態度,在前麵已經講到他堅辭上尊號一事,這裏又有一例。早在四十一年十二月十六日,諸位大臣,百姓請上尊號,再三奉請不許。
康熙說:朕在位四十多年,未嚐一刻不以民生休戚為念,遠近安寧為本務。至於說慶雲、景星、嘉禾、瑞草、天書、麟風之奇,和老百姓沒有什麼關係,也打動不了我的心。俊言祥瑞的人隻能貽笑大方,留在史冊上讓後人譏笑。朕以實心為民,天視天聽,要看民生,後人自有公論,若是誇耀功德,取一時之虛名,決不是我的意願。不要在這個問題上老是上奏,無論是誰上奏,我都不會答應的。
四十二年正月初六,諸王大臣們又舊話重提,請皇上在南巡出發之前,行慶賀禮,並進獻鞍馬、珠寶等物。康熙說:我的生日你們獻禮物,在外地的總督巡撫也必然效法,朕一定不接受。我向來愛好學問,你們中誰有詩文,可以送給朕過目。
大臣們都非常感動,欣然從命。
三月十八日這天,黃河、淮河工程要竣工,康熙頒詔全國:朕在位四十多年來,寢食不安,勤於政事,勵精圖治,凡是與國家有關的大事,民間的樂利,無不時刻注意。今天海內升平,年歲稍和,生民樂業,諸位大臣認為朕五十壽辰,請上尊號,朕堅決不答。為什麼呢?因為朕不以名譽稱揚歌頌為樂趣,惟以海內和平民富裕為心願。近來因為黃淮河工告成,親往閱視,見到數省年近花甲老人也都歡欣鼓舞,由此可見民心皆一。並大赦天下,賞給八旗官兵銀兩。賜一般老百姓肉米等物。
以上是康熙為自己的生日所做的表示,不僅不收諸王大臣送的禮物。而且釋放犯人、賜物於百姓,這種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舉動,才令古今國人頌揚。
【異點】從思想根本上解決問題
人類社會是不斷發展進步的,人的思想也是不斷文明更新的。康熙雖出身少數民族,但卻有著深厚的漢民族文化。他知道,在他統治下以大清帝國。決不是陳勝。吳廣折竿為旗,篝火狐鳴那個蒙昧的時代了。要想把國家治理好,一定要從思想上徹底解決問題,從官場內部做好實事,他深知“上梁不正下梁歪,下梁不正倒下來”之理,於是製定了“端本澄源。源清流潔”的指導思想來加強內部官吏治理,實踐證明,此法確為行之有效的。
【勝點】標本兼治,流源具截
治病要去根,治人要治腦。這是很有道理的,滿族身為貴族,自恃帝業已固,不思進取,貪婪者頗多,而對這種情況,康熙自有他的辦法。那就是殺一儆百,在懲製腐敗的同時,還要提倡清正廉明之風。樹立榜樣,以敬百官效仿,這種做法在當時有積極意義,而且,時至現今,仍有現實意義。
【焦點】頭腦冷靜,客觀處世
凡事有張有曲,有黑有白,在使人處世上切不可一味對待,是非不分,遇事多冷靜分析客觀處理,切不可為感情所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