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茲全教授紀念網站留言、唁函、挽聯摘選(1 / 3)

2011-02-18 16:36:54

我們的何老師:善良為人!做人典範!助人為樂!慈善一生!百年博學!愛生樂教!百年學者!世紀英豪!與何老師在一起踏實!與何老師在一起享受!與何老師在一起收獲!與何老師在一起幸福!何老師!郭老師!芳川大哥!你們將會聚在天堂!我們深切地懷念你們!你們永遠活在我的心裏!!!

2011-02-18 16:40:01

唁函

北京師範大學曆史學院楊共樂院長並全體同人:

驚悉貴院著名曆史學家何茲全先生不幸逝世,不勝悲痛!自1934年至今,何茲全先生在長達七十多年的學術生涯中,在中國古代史的諸多方麵做出了重大貢獻。在進行學術研究的同時,何先生在人才培養方麵也做出了重要貢獻,培養出了一批批中國古代史的專門人才,可謂桃李遍天下。何茲全先生的不幸逝世,不僅是貴院的重大損失,也是中國史學界的重大損失。謹表達我們的哀悼之情並向何茲全先生家屬轉達我們的慰問之意,望節哀順變,繼承和發揚何先生的治學精神。

特致

慰問!

首都師範大學曆史學院

2011年2月17日

2011-02-18 16:40:59

謝重光老師門下諸弟子唁電何茲全先生治喪委員會並何老家屬:

驚悉師公何茲全先生駕鶴仙行,至為愴痛。請轉達我們後學晚生的沉痛哀悼,並向何茲全先生家屬表示深切慰問!

何先生長期潛心於古代社會發展道路的探索,是國內最早倡導魏晉封建說的學者之一,同時開創了寺院經濟研究和兵製史研究,為我國史學的發展開辟了新的領域。謝老師時常提及何先生的道德文章,每每都讓我們肅然起敬、恨不能親炙其左右。先生經曆了大時代,自謙為大時代的小人物。但正是先生這樣的愛國書生,見證了真正知識分子對國家、對民族、對人民、對學術、對學生的忠貞和博愛,體現了時代和社會的良知。先生實為學界之楷模,士林之翹楚。先生的崇高品格和學術風範,將激勵著我們不懈奮鬥;先生未竟的事業,我們會踏踏實實地走下去。

何茲全先生千古!

謝重光老師門下諸弟子敬挽

2011年2月17日

2011-02-18 16:41:52

書生本色、愛國情懷,擇善而固執之,終成百年扛鼎之作;

長者風範、大師氣象,已藏不害將受,唯以道德文章傳世。

——陳琳國率何門眾弟子泣挽

2011-02-18 16:52:20

何老之成就後人望塵莫及,何老之學風後人自省之垂範,何老之精神後人銘記於心,何老千古!

2011-02-18 16:52:50

“擇善而固執之,不以所已藏害所將受。”這是2004年研究生開學典禮上何老先生對我們年輕後輩的教誨。言猶在耳,斯人已去……

2011-02-19 05:55:22

在海外訪學,得知先生仙逝,很是震驚和悲痛。先生一生,愛國愛教,潛心治學,是老一輩知識分子的傑出代表,是我們青年學者和教師的典範!願何先生一路走好,風範永存!

——石中英於印第安納大學

2011-02-19 08:27:19

何老走了,他帶走的是一個時代和百年滄桑。作為曆史學家的何老,永遠成為曆史,但他本人以卓越的學術和傳奇的人生將會成為後人研究、懷念的對象,這樣說來,何老並沒有走,他還活在很多人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