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秦怡:感悟生命長河(1 / 3)

田歌印象

在我20年的職業生涯中,非常有幸,四次采訪秦怡老師。在我的印象中,她永遠是那麼端莊、那麼美麗。一位90歲的老人,曆經祖國翻天覆地變化的老影人,她享有新中國電影人最高的榮譽。她的人生充滿了傳奇。

作為觀眾,我看過秦怡老師的作品並不多,但每看一部,都會留下很深的印象。就像《青春之歌》,每次看到秦怡老師扮演的角色走上刑場的那一刻,我都會潸然淚下。在與秦怡老師的接觸中,我能感受到老人對革命者無限地崇敬。她說她願意塑造革命者的形象。

但是對於一位美麗的女人,她的人生又充滿了坎坷。戰爭歲月的顛沛流離,和平年代的政治風潮,給秦怡老師留下的,是旁人眼中的創傷,然而這些在老人的心中,又是怎樣的呢?

我們稱秦怡老師為藝術家,但是她卻說這一切要感謝觀眾,是觀眾的尊重和鼓勵,支持著她走出小愛,走向大愛。每一次采訪秦怡老師,我都沒有感覺出任何的壓力,她帶給我的是一種輕鬆親切的感覺。我要感謝秦怡老師,是她給我帶來了一份歲月的美麗,讓我對於年華有著無限地憧憬。

秦怡老師最讓我著迷的,是她一輩子演的女主角屈指可數,可她卻是中國熒幕上和中國觀眾心中,永遠的絕對的女主角。

老一輩電影人對於信念的堅持、對於藝術的追求、對於人生的探尋,與其讓我們望塵莫及,不如讓我們細心求索。我想這應該也是秦怡老師那一代影人,對於今天的電影工作者深切地期盼吧。

戰爭歲月的成長

田歌:節目組要采訪秦怡老師,工作人員主動跟老師談酬勞的問題,然後秦怡老師就說“我是共產黨員,給共產黨做事,不要錢”。

【田歌談藝錄】中國共產黨之所以成其偉大,就在於它用自己的建黨宗旨,灌注造就了不止一代的共產黨人,不要錢、不要命的忠誠戰士,是值得我們的文學藝術永遠為他們歌功頌德的,應該用我們的最大熱情來塑造好他們的藝術形象,讓那些丟掉了光榮傳統的人們望而生愧,並激勵著後來人秉承他們的精神,踐行黨的宗旨,去為人民造福。這也許應該是當代文藝工作者們的一種光榮使命吧。

秦怡:對,很對。

田歌:所以我們創作團隊的人都特別尊敬您。我想問您,這麼多年您對“共產黨員”這幾個字是怎麼理解的?

秦怡:這個話說來長了。我小的時候處在中國一個非常的時期,一個不平常的年代。抗日戰爭開始的時候,我才十幾歲,受到的教育也不一樣。那個時候因為有敵人在眼前,所以我們要一心一意的把敵人趕出去,這個是我們的首要任務。至於自己的生活、未來怎麼樣,都不去想,唯一的事情就是集中精力,參加抗日戰爭。抗日戰爭爆發以後,我就離開上海,奔向前線,參加文藝工作,為抗日戰爭服務。這一時期,我們演了許多與抗日戰爭有關的劇目。我一直在那樣的集體中生活,我們的劇團就是中國南方局創辦的中華社,我在很多人的團體裏成長,這個就很不同,跟平常生活不一樣,跟我自己的家庭更不一樣。我的家庭是封建家庭,我不管那個家庭,自己跑出去了。

田歌:追求革命去了。

秦怡:追求革命了,追求抗戰。當然,那個時候我的思想還是很模糊的,就知道要去殺日本鬼子,那個時候就這麼想,沒有像後來這麼認識問題,就是認為做什麼工作,隻要有關抗日,就都是抗戰。本來我想參加紅十字會,最早我是跟著紅十字會工作,暫時參加戰鬥工作,經曆過槍林彈雨,後來因為我年齡太小,他們認為這個不合適,就不要去參加戰鬥,隻去了三天。經曆了這個場麵以後,我就更不覺得害怕了,就是想一心一意參加抗戰。日本軍隊侵入上海以前,正好有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就走了,參加了抗戰。

田歌:就踏入了革命的隊伍。

秦怡:但是呢,可能也有一個必然。因為從小已經參加了這種工作了,所以就有一種必然性。雖然對抗日戰爭是模糊的,但對趕走侵略者這個事情很清楚,可是怎麼趕出去、做什麼工作才能趕走敵人,而不單是去打死敵人,還不是很了解。所以這些想法是出去以後逐漸形成的。

田歌:秦怡老師這一代的藝術家經曆過戰爭的洗練,本身就是革命隊伍裏的一員,參加過第一線的戰鬥,所以他們在出演革命者時的感覺,才會那麼精準細膩。

不老的青春之歌

田歌:秦怡老師,我聽說有人問您最喜歡自己的哪個角色,您認為是《青春之歌》裏的林紅。

秦怡:對的,是林紅。

田歌:我們攝製組的一些年輕導演就去看了這部影片,您在劇中有一大段的台詞,他們看了以後非常激動。我想知道,您為什麼喜歡這個角色呢?

秦怡:因為我是在這種環境中成長的,看到很多英烈的事跡。原本,我覺得自己不太適合這個角色,因為我比較胖,比較壯,看起來好像我在監獄裏頭養得很好似的。

田歌:像是營養很好。

秦怡:所以我說我不合適。後來導演他們就來說服我。他們說“你不要去管胖不胖,胖的事情我們來想辦法,你符合這個人物的氣質,是可以勝任的”。我一進劇組就跟攝影師商量,怎麼把我拍得瘦一點,更符合人物的狀態。攝影師非常好,每個鏡頭他都很注意,尤其是講故事和赴刑場的鏡頭,拍得非常好,符合這個人物。

電影是綜合性的藝術,大家為了一個目標努力。導演拍攝我在講故事的那場戲的時候,要求一點聲音也不許有,人絕對不許走出走進,現場安靜極了,我能聽到自己的聲音。所有人就是這樣的一種態度,非常不容易。當時,我完全投入到這個場景中,投入到人物犧牲之前的生活狀態。所以這個戲也能夠使觀眾投入。

田歌:我曾經聽有的燈光師和攝影師說“中國最美的女演員是秦怡,她是個全角度的演員,怎麼拍都好看”。

【田歌談藝錄】林花謝了春紅,春紅謝了為有新的生命誕生。麵對先烈們、誌士們、英雄們的犧牲獻身,後人自當存一份敬畏之心,不容褻瀆、惡搞。有了這種敬畏的心理,才會有好的劇本、好的角色,才有全身心地投入,才有好的演出。然後,才會有受眾的投入,也才有我們的成功。大眾永遠都不逃避崇高,除非是我們躲避崇高,糟蹋了崇高。

秦怡:其實不然,我發現我在鏡頭上都不好看。他們都說好拍,但是實際上不好拍。我的臉形在鏡頭裏麵,這一部分寬,這一部分窄,如果燈光打得沒角度,我的臉就顯得很窄。這都是我自己時間久了一點點研究出來的,不是所有的攝影師都能拍好,很困難的。

田歌:秦怡老師是對自己的要求太高了。在您年輕的那個時代,像您這樣一位漂亮的女演員,給您帶來更多的是幸運,還是困惑?

秦怡:一般講,漂亮的人是要占一點便宜,因為漂亮的人,別人看起來舒服,容易接觸。但是,我覺得還是應該怎麼去理解漂亮,有些人看起來並不漂亮,但是接觸一個時期以後,你會覺得這個人很美,美在什麼地方,心靈很美。

田歌:您的形象依照那個時候的創作觀念,工農兵的角色是不是很少落到您的身上?

秦怡:這個會的。

田歌:您那個年代創作角色的觀念,長得挺漂亮的應該是女特務,好像您沒演過女特務。

秦怡:話劇演過。

田歌:如果是電影,您會演嗎?

秦怡:我也會演。女特務也有特點。

田歌:什麼特點?

秦怡:既然是演員,你就得什麼都演。我的長相比較憨厚,不是那種尖刻的。

田歌:沒有妖豔。

秦怡:沒有。但是女特務也不一定演成那個樣子,你演得觀眾一點都看不出來壞,但實質上她很壞,這種就更好了。

田歌:在您年輕時所處的那個時代,欣賞的是樸素美。像您這麼美的人,當年是把自己裝扮得更靚呢,還是打扮得樸素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