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福在廣州舉行告別宴會,是因為他的青年時代的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廣州度過的。作為一個富裕而慷慨大方的年輕人,他在廣州結交了許多朋友。後來,幾乎所有的朋友都各奔前程,隻有前麵提到的四位夥計仍然留在廣州。金福現在住在上海。他這次南下隻不過是想出來兜兜風,換換新鮮空氣。當晚他就乘汽船遊覽東南部海岸的各個主要港口,然後再回到自己那寧靜的“衙門”。
王哲人一直陪著金福。他是金福的家庭教師。王先生一般不辭退自己的學生,對於那些頑皮的學生,他總是耐心教育。但說實話,那些學生對他的教誨並不在意,王先生教給他們的諸多名言和知識都付諸東流了。正如阿廷稱王先生為“充滿了理論的機器”,他總是不厭其煩地推銷他的哲學理論。
金福是個典型的中國北方人,他該進行種族轉化,不過他不願與韃靼人為伍,不論是他父親的家族還是母親的家族裏,都沒有韃靼人的血統。因此,為了保持種族的純潔性,金福不願在南方任何省市找女孩婚配。因為在南方一些省市,不論是上流社會還是下層階級,都已與滿人婚配過。金福身材高大,身體健壯,膚色白皙,一雙眼睛和眉毛雖然在太陽穴處有點朝上翹,但大致上還是在一條平行線上,鼻梁挺直,五官端正,整個麵相顯得格外英俊,即使放在西方的一些美男子中也是鶴立雞群的。
西方人印象中有錢的中國人是這樣:前額上的頭發和脖子上部的毛發都剃得幹幹淨淨,背後拖著一條長長的辮子,像條烏龍蛇,烏黑發亮。上嘴皮兒留著八字胡,成半圓形,活像音樂符號中的休止符。指甲留得足有1英寸長。這表明他們什麼都不用做,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坐享其成的達官貴人。此外,他們逍遙自在,無憂無慮,趾高氣揚,舉止傲慢,顯示出自己出身於名門望族。
金福出生於北京,這裏是所有中國人為之自豪的地方。正因為如此,他們常喜歡說自己是從“上麵”來的。金福在北京生活了六年,遷到上海時才六歲。
他父親忠豪出身於北方的貴族家庭,才華橫溢,也是生意場上的高手。在他頭幾年的生意中,凡富裕和人口稠密地區出產的產品幾乎無一不成為他經營的項目,如汕頭的紙、蘇州的絲綢、台灣的蜜餞、漢口和福州的茶葉、河南的鐵礦、雲南的青銅和黃銅等。他的主要工廠都建在上海,但在南京、天津、澳門、香港都設有分公司,而且還全麵地進入了歐洲市場。他用英國的船隻運送商品,通過電報掌握裏昂(1)的絲綢價格和加爾各答(2)的鴉片價格。他與一般的中國商人不同,從來不受政府的控製或滿人的影響,也不為任何偏見所惑。他思想開明,對外來的蒸汽機和電力動力機從不鄙視,而是持積極的態度,把它們看做是促進社會進步的原動力。
忠豪是一名生意場上的能手。他做的生意都比較成功,不僅能做好本國內部的貿易,而且還與在上海、澳門、香港等地的法國、英國、葡萄牙、美國等國的公司進行交易,每筆交易都很順利、很成功。兒子金福出生時,他已經積累了一大筆錢財,大約400萬美元。隨後的幾年他又做了一樁新的生意——向美國出口勞工,這讓他大賺了一把,收入倍增。
中國以“天朝”、“中朝”、“花城”等各式各樣的美名著稱,富有詩情畫意。然而,無可非議,中國占地麵積雖大,但人口眾多,且分布也不均勻。估計全國差不多有3億6千萬人口,約占世界人口的1\/3。盡管貧窮的中國人對生活的要求相對來講不高,但他們得吃飽肚子。中國雖然有無數的稻田、玉米地、小米地,卻沒有足夠的糧食養活自己。這其中的原因,從道義上講,法國的幹預、英國的大炮及其他國家的虎視眈眈所造成的影響不亞於天朝大國封閉的城牆。
中國過剩的勞動力猶如潮水般流向北美,特別是加州,使得美國國會不得不采取緊急措施限製這些黃皮膚人的流入。國會發現這些移民已達5000萬之多,這樣大批大批的人離開中國,對中國政府決不會產生任何影響,但要在美國國土上安居這麼多人,對盎格魯-撒克遜人來講是一大威脅,引起了他們的絕對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