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比丘淫欲意與女人 女人有智命根不斷。
粗惡淫欲語 粗惡者非梵行也。淫欲語者。稱二道好惡也。若求若教他求。若問若答。若解若說。若教若罵。所言求者。與我二道作如是事。若複作餘語。如是解者是也。
隨說粗惡淫欲語者僧伽婆屍沙 若一反粗語僧殘。隨語多少說而了了者一一僧殘。不了了偷蘭。若與書印遣使作相令彼女知僧殘。不知偷蘭。除大小道說餘處偷蘭。與非女人黃門二形粗語。知者偷蘭。畜生不能變形。若向男子粗語一切吉羅。尼偷蘭。下三眾吉羅。乃至下戒亦爾。不犯者。為說不淨觀。若說毗尼。受經問答無欲意故。
四歎身向人女索欲供養戒 佛在舍衛國。因迦留陀夷聞佛已製前三戒故。伺諸婦女將入房中自讚歎身。汝可持欲以供養我。諸女訶怪。比丘舉過佛因製戒。
若比丘淫欲意於女人前 女人如上。
自歎身 歎身端正好顏色。我是刹帝利長者居士婆羅門大姓種。
言大姝我修梵行 勤修離穢濁也。
持戒精進 不缺不穿漏無染汙。
修善法 樂閑靜處。時到乞食。著糞掃衣。作餘食法不食。一坐食一揣食。塚間坐樹下坐。常坐隨坐。持三衣。唄匿多聞能說法。持毗尼坐禪是也。
可持是淫欲法供養我如是供養第一最僧伽婆屍沙 若作如上譽已供養我來。不說淫欲者偷蘭。餘境雜犯如前戒說。不犯者。若比丘語女人言。此處妙尊最上。此比丘精進持戒修善法。汝等應以身口意業等供養於彼。若女意謂。為我歎身。若說毗尼。言次及此彼謂歎身。若錯說者並不犯。
五媒人戒 佛在羅閱隻。迦羅比丘本是大臣善知俗法。城中嫁娶盡往谘問。時婚娶者逢對好惡。便願迦羅受於苦樂。居士譏訶。比丘舉過佛因製戒。
若比丘往來彼此媒嫁 使所應可和合者是也。
持男意語女持女意語男 女人有二十種。母護父護父母護。兄護姊護兄姊護。自護法護姓護。宗親護。自樂為婢與衣婢。與財婢同業婢。水所漂婢不輸稅婢。放去婢客作婢。他護婢邊方得婢。是也。男子亦有二十種。並同上列。
若為成婦事若為私通乃至須臾頃僧伽婆屍沙 若初受語吉羅。往說不報偷蘭。若還報者僧殘。若遣使若書指印現相。隨媒多少說而了了。隨其往反一一僧殘。若不了者偷蘭。除二道說餘身支節而媒嫁者偷蘭。若媒非人黃門二根者偷蘭。若媒畜生及人男者吉羅。若持他書往而不看。若為白衣作餘使者吉羅。比丘尼同犯。不犯者。若男女先通後離還合。若為父母疾患係閉看書持往。信心精進俗人亦爾。若為佛法比丘使亦同。
六無主不處分過量房戒 佛在羅閱隻。聽諸比丘作私房室。曠野比丘便作大房乞求煩多。惱亂居士乞既難得。遂斫神樹。神及比丘以事白佛。因往曠野訶責。引喻便製此戒。
若比丘自求 彼處處乞索也。
作屋 屋者房也。
無主 彼無有主。若一若二若眾多也。
自為己 不為他作。
當應量作是中量者長十二佛磔手內廣七磔手當將諸比丘指授處所 彼比丘看無難無妨處已。到僧中脫革屣。偏露右肩禮上座足。右膝著地合掌白言。大德僧聽。某甲比丘自乞作屋。無主自為己。我今從眾僧乞。知無難處無妨處。如是再三也。
彼比丘當指示處所 爾時眾僧觀此比丘。若可信者即聽使作。若不可信者眾僧往看。若僧不去應遣僧中可信者看。若有妨難不應處分。無者應與。眾中應差堪能作羯磨者。若上座若次座若誦律若不誦律。應作白言。大德僧聽。某甲比丘自乞作屋。無主自為己。今從僧乞處分無難無妨處。若僧時到僧忍聽。當與某甲比丘處分無難無妨處。白如是。大德僧聽。某甲比丘自求作屋。無主自為己。從僧乞處分無難無妨處。僧今與某甲比丘處分無難無妨處。誰諸長老忍僧與某甲比丘處分無難無妨處者默然。誰不忍者說。僧已忍。與某甲比丘處分無難無妨處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彼作房者。應知初安石。及土塹泥團。乃至最後泥治訖者是也。
無難處 有虎狼師子諸獸者下至蟻子。若不為此諸蟲獸所惱。應治平地。若有石樹株杌荊棘。使人掘出。若有坑溝渠陂池。當使填滿。若畏水淹漬。當豫設堤防。若地為人所認。當共斷。當無使他有語。是謂難處也。
無妨處 謂通草車回轉往來者。
若比丘有難處妨處自求作屋無主自為己不將諸比丘指示處所若過量作者僧伽婆屍沙 若彼作房於妨難二處者二突吉羅。不處分過量二僧殘。互相有無者隨其所犯。若使他作成犯亦爾。為他作成者二偷蘭二吉羅。若以繩絣地。作受教者過量作者犯殘。不還報又不問彼。並犯吉羅。比丘尼偷蘭。不犯者。如量作。減量作。僧處分無難處無妨處如法絣作。若為僧為佛圖講堂。草庵葉庵小容身屋。若作多人住屋如法者是。
七有主為已不處分造房戒 佛在拘睒彌國。時憂填王為闡陀造屋。便斫路中神樹。路人訶已。比丘舉過佛訶責已。若斫神樹吉羅。便製此戒。
若比丘欲作大房 大房者多用財物也。
有主 反上無主是也。
為己作當將餘比丘往指授處所 彼比丘如上知已。應至僧中禮上座足。等從僧三乞。文同於上。以有主為異。
彼比丘應指授處所 僧應觀察。若有信者有智慧。即信彼而與白二。若不信者如上進止。
無難處 謂師子羆熊等獸也。若不為彼而所嬈者。應如上平治。乃至畏識認。應先斷了。
無妨處 中間容草車回轉者。
若比丘有難處有妨處作大房有主為己作不將餘比丘往指授處所者僧伽婆屍沙 辨相開通如前房戒。唯無過量為異也。
八無根波羅夷謗戒 佛在羅閱隻。尊者遝婆得羅漢已。手出火光為僧知事。佛讚第一。慈地眾中次得惡房又得惡食。便令姝尼對僧重謗。問取自言。比丘舉過。因製此戒。
若比丘嗔恚所覆故 有十惡法因緣故嗔。隨十事中以二事而生嗔也。
非波羅夷比丘以無根波羅夷法謗 謂根有三。見聞疑也。見根者。見犯梵行。見偷五錢。見斷人命。若他見從彼聞。是謂見根。聞犯梵行。聞偷五錢。聞斷人命。聞自言得上人法。若彼說從彼聞。是謂聞根。疑根二種。從見生者。見與婦女入林出林。無衣裸形。不淨汙身。捉刀血汙。惡人為伴是也。從聞生者。若在闇地聞動床聲。聞轉側聲若身動聲若共語聲。若聞我犯非梵行聲。乃至若聞我得上人法聲。除此三根更以餘法謗者是無根也。
欲壞彼清淨行 謂言眾僧滅擯此人我得安樂住。
若於異時若問若不問 佛敕比丘問能謗者。此事實不。若以無根謗他。獲大重罪也。
知此事無根說 彼比丘言。遝婆清淨人無如是事。
我嗔恚故作是說 由前次得惡房惡食。懷嗔恨故便謗彼耳。
若比丘作是語者僧伽婆屍沙 若以無根四事加謗說而了了僧殘。不了偷蘭。若指印書使知相了與不了其犯亦爾。十三難事謗者同犯。除此非比丘法更以餘無根法謗。隨前所犯。若謗比丘尼亦同前犯。謗下眾者突吉羅。尼犯僧殘。不犯者。三根說實。戲笑說。若疾說獨說。靜處及錯說等。
九假根波羅夷謗戒 佛在羅閱隻。慈地比丘見羊行淫。便言此羝羊者遝婆也。其母羊者即慈地尼。便語比丘。我今親見。非前無根。比丘詰問。便自臣伏。舉過白佛而製此戒。
若比丘以嗔恚故 如上所說。
於異分事中取片 異分者。若假異罪異趣異人。若本在家若假響。
非波羅夷比丘以無根波羅夷法謗欲壞彼清淨行彼於異時若問若不問知是異分事中取片是比丘自言我嗔恚故作是語者僧伽婆屍沙 辨相開通並同前戒。
十破僧違諫戒 佛在彌尼樓國度八釋子。詣瞻波國並證增上地。唯提婆達得神足證。佛還羅閱隻。提婆教人害佛。事發惡名流布利養斷絕。便別眾食為佛訶責。因即破僧。舉過設諫而製此戒。
若比丘欲壞 言破壞者有十八事。法非法。律非律。犯不犯。若輕若重。有殘無殘。粗惡非粗惡。常所行非常所行。製非製。說非說。是也。
和合 一羯磨同說戒。
僧 四比丘若五若十乃至無數也。
方便受壞和合法堅持不舍 謂住十八法而破僧也。
彼比丘應諫是比丘言大德莫壞和合僧莫方便壞和合僧莫受壞僧法堅持不舍大德應與僧和合歡喜不諍同一師學如水乳合於佛法中有增益安樂住 應語彼言。可舍此事。莫令僧作訶諫而犯重罪。若用語者善。若不用語。複令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若王若大臣。種種異道沙門婆羅門求。若餘方比丘聞知其人信用語者。應求諫之。是屏諫也。
是比丘如是諫時堅持不舍 拒屏諫也。
彼比丘應三諫舍此事故乃至三諫舍者善 彼比丘應集僧羯磨。如諫作白已應更求。乃至一羯磨二羯磨亦爾。
不舍者 拒僧諫也後戒例爾。
僧伽婆屍沙 若僧諫時白二竟舍犯三偷蘭。乃至白竟舍者犯一偷蘭。白未竟舍但一吉羅。若未白前受破僧法堅持不舍並犯吉羅。尼同僧殘。不犯者。初諫便舍。若立非羯磨作訶諫者。若非法非律非佛所教。若破惡友知識。若欲破僧者。若作非法者。若為僧塔和尚闍梨知識作損減破者。不犯。
十一助破僧違諫戒 佛在羅閱隻。時提婆達故執五法。盡形乞食著糞掃衣。常受露坐不食穌鹽魚及肉。以教比丘。眾僧諫時。伴黨比丘助破諫僧比丘舉過。佛訶責已因製此戒。
若比丘有餘伴黨若一二三乃至無數 言其伴者。四人若過。有二順從。法順從者。以法教授。增戒增心增慧諷誦承受也。衣食順從者。給與衣被食飲床臥具醫藥。
彼比丘語是比丘大德莫諫此比丘此比丘是法語比丘律語比丘此比丘所說我等喜樂此比丘所說我等忍可 此謂助伴黨惡諫僧言。調達者具明法律。我今喜樂。雲何設諫為此過本也。
彼比丘言大德莫作是說言此比丘是法語比丘律語比丘此比丘所說我等喜樂此比丘所說我等忍可然此比丘非法語比丘非律語比丘大德莫欲壞和合僧汝等當樂欲和合僧大德與僧和合歡喜不諍同一師學如水乳合於佛法中有增益安樂住 此謂諸善比丘以法屏諫。調達所說人法俱非勿妄受也。
是比丘如是諫時堅持不舍彼比丘應三諫舍是事故乃至三諫舍者善不舍者僧伽婆屍沙 辨相如上。
十二汙家擯謗違諫戒 佛在舍衛國。阿濕婆等羈連聚落行惡汙家。比丘舉過。令舍利弗等往彼擯舉。當作法時謗僧不受。以過白佛。訶諫製戒。
若比丘依聚落 村有四種。如上。
若城邑住 言屬王也。
汙他家 家者有男有女。汙家者有四種。一者依家汙家。一家得物又與一家。所得物處聞之不喜。所與物處思當報恩。即作是言。有與我者。我當報之。若不與我。我何故與。二者依利養汙家。如法得利。及缽中餘或與一居士。得者生念。當報其恩。若不與我。我何故與。三者依親友汙家。若比丘依王大臣或為一居士。或不為一居士。便生念言。其為我者我當供養。不為我者我不供養。四者依僧伽藍汙家。若比丘取僧華果與一居士。不與一居士。彼有得者思當供養。若不與者我不供養也。
行惡行 彼比丘作如是等非法行也。自種華樹。自溉灌。自摘華。自作華鬘。以線貫係。自持與人。若複教人作如上事。村有婦女。同床坐。同器飲食。言語戲笑。或自歌舞倡伎。或他作己唱和。或作俳說。或彈鼓簧吹唄作眾鳥鳴。或走或揚跛行。或嘯或自作弄身。或受雇戲笑是也。
汙他家亦見亦聞行惡行亦見亦聞 時有比丘。於彼止宿。著衣持缽入村乞食。法服齊整行步庠序。低目直前不左右顧視。以次行乞。居士見已自相謂言。此是何人。低目而行。既不顧視亦不言笑。不相周接善言問訊。我等不應與其飲食。不如阿濕婆等與人周接及上所言。應與供養。時彼乞食困乃得之。往至佛所問言。住止樂不。僧和合不。不以飲食為苦耶。彼具白佛。便遙訶責令往設擯。
諸比丘當語是比丘言大德汙他家行惡行汙他家亦見亦聞行惡行亦見亦聞大德汝汙他家行惡行今可遠此聚落去不須住此 時舍利弗為諸居士說法令得信樂。食訖集僧為彼比丘作舉。作憶念便與罪。如上作羯磨已驅出聚落。當作法時便起謗言。餘同犯者不驅而獨驅我。便作是言。
是比丘語彼比丘作如是語大德諸比丘有愛有恚有怖有癡有如是同罪比丘有驅者有不驅者 時舍利弗還白世尊具陳謗事。佛便遙訶令作訶諫。
諸比丘諫言大德莫作是語有愛有怖有恚有癡有如是同罪比丘有驅者有不驅者而諸比丘不愛不恚不怖不癡大德汙他家行惡行汙他家亦見亦聞行惡行亦見亦聞是比丘如是諫時堅持不舍彼比丘應三諫舍此事故乃至三諫舍者善不舍者僧伽婆屍沙 若未白前言僧有愛恚怖癡。若不看書持往。及為白衣信使。一切突吉羅。尼同僧犯。不犯者。初語時舍非法訶諫。若得衣食與父母與病人。與小兒與妊身人。與牢獄係人。與寺中客作者。若種華果自取華。乃至教人貫華持供養佛法僧者。一切不犯。若人欲打被賊虎狼恐怖難處。若擔刺來於中走避者。不犯。若渡河溝渠坑跳躑者不犯。若同伴在後還顧不見。而嘯喚者不犯。若為父母若為病人。若係閉牢獄。若篤信優婆塞有病。若在獄。看書持往。若為塔僧病比丘事持書往反。如是不犯。
十三惡性拒僧違諫戒 佛在拘睒彌國。尊者闡陀惡性拒諫反言。我應教諸大德。何以故。我聖主得正覺故。比丘舉過白佛。便訶責已而製此戒。
若比丘惡性不受人語 不忍受人教誨也。
於戒法中 以戒律如法教授者有七犯聚。波羅夷僧伽婆屍沙波逸提波羅提提舍尼偷蘭遮吉羅惡說。
諸比丘如法諫已 如法如律如佛所教。
自身不受諫語言諸大德莫向我說若好若惡我亦不向諸大德說若好若惡諸大德且止莫數諫我 此正諫戒所為事也。下二諫中條而誨喻。
彼比丘諫是比丘言大德莫自身不受諫語大德自身當受諫語大德如法諫諸比丘諸比丘亦當如法諫大德如是佛弟子眾得增益展轉相諫展轉相教展轉懺悔是比丘如是諫時堅持不舍彼比丘應三諫舍是事故乃至三諫舍者善不舍者僧伽婆屍沙 若未白前惡性不受人語。一切吉羅。尼同僧犯。不犯者。若初諫便舍非法訶諫。非法非律非佛所說者。若為無知人訶諫。時應語彼言。汝和尚阿闍梨所行亦爾。汝當更學問誦經。若其事如是若錯說者皆不犯。
諸大德。我已說十三僧伽婆屍沙法九戒初犯四至三諫。若比丘犯一一法。知而覆藏。應強與波利婆沙。行波利婆沙竟。增上與六夜摩那埵。行摩那埵已。應與出罪。應二十僧中出是比丘罪。若少一人不滿二十眾。出是比丘罪不得除。諸比丘亦可訶。此是時今問諸大德是中清淨不 三說。
諸大德是中清淨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諸大德是二不定法半月半月說戒經中來。
屏處不定戒 佛在舍衛國。迦留陀夷先俗友婦齋優婆私形並端正。各有係意。時到詣彼共屏覆坐。說非法語。毗舍佉母窺見起過。疾往白佛。因訶製戒。
若比丘共女人 人女有智未命終也。
獨 一比丘一女人。
在屏處 屏有二種。一者見屏。若塵若霧若黑闇中不相見也。聞屏者。乃至常語不聞聲處。
覆處 上有物作蓋也。
障處 若樹若牆若籬若衣及餘物障。
可作淫處坐 得容行淫處也。
說非法語 說淫欲法。
有住信憂婆私 謂信佛法僧。歸佛歸法歸僧。不殺不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善憶持事不錯。所說實而不妄。
於三法中以一一法說若波羅夷若僧伽婆屍沙若波逸提是坐比丘自言我犯是罪於三法中應一一治若波羅夷若僧伽婆屍沙若波逸提如住信憂婆私所說應如法治是比丘是名不定法 是中自言所趣向處所到處若坐若臥若作。若不自言。並如憂婆私所說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