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金路易是刻有路易十三等國王頭像的舊金幣,最後流通的年代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前,麵額相當於二十法郎。

[23]圖瓦雷格人(Touareg),屬於柏柏爾人的一支,分布於撒哈拉沙漠中央地帶,傳統上過遊牧生活,20世紀後半葉才開始大量定居。這個民族使用的圖瓦雷格語(或稱塔瑪舍克語)雖然屬於柏柏爾語族,但依然使用兩千多年前發明的古地中海文字——提非納字母。

[24] 阿塔爾(Atar)位於西非毛裏塔尼亞西部內陸,距大西洋約四百公裏,靠近現今的西撒哈拉地區南緣。

[25] 艾田港(Port-étienne)一名為法國殖民西非地區時期的稱呼,現稱努瓦迪布(Nouadhibou),位於毛裏塔尼亞西北端大西洋岸,是該國第二大城及經濟中樞,緊鄰西撒哈拉交界線。航空郵政公司於兩次世界大戰之間也在這裏設立中繼站,聖-埃克蘇佩裏即在此寫成《風沙星辰》。

[26] 特拉紮(Trarza),西非毛裏塔尼亞西南部瀕臨大西洋的省份,南與塞內加爾毗鄰。

[27] 卡斯巴(casbah),北非或中東地區城鎮中的堡壘及堡壘周邊的舊城區。

[28] 柏柏爾人(Berbère)是使用亞非語係柏柏爾語的民族,分布於北非大部分地區,特別是阿爾及利亞與摩洛哥。柏柏爾在血統上並非單一民族,而這個族群名稱其實源自拉丁語的barbarus(蠻族),即羅馬帝國借用希臘人以“蠻族”(bárbaros)統稱希臘文化圈以外民族的概念,對北非地區未羅馬化的民族的稱呼。

[29]坎薩多港(Puerto-Cansado),位於尤比角附近。

[30] 薩吉亞—埃爾哈姆拉(Saguet-El-Hamra),前西屬撒哈拉省的一個部分,位於今昔撒哈拉地區北部。

[31] 多拉(Dora),位於西撒哈拉西北部離海不遠的內陸。

[32] 斯瑪拉(Smara,亦拚為Smarra),位於西撒哈拉地區北部內陸的一處綠洲,於19世紀中葉建城,是該地區唯一非由西班牙建立的城市,也成為管製森嚴的柏柏爾族禁城。1930年,法國冒險家維尚治(Michel Vieuchange)辛苦跨越沙漠,並喬裝為柏柏爾婦女潛入斯瑪拉,隨後留下圖文並茂的遺作《斯瑪拉禁城》記述此一曆險故事,該書於1932年出版後造成轟動。

[33] 1935年12月29日,作者展開從巴黎飛往西貢(現稱胡誌明市)的遠征之旅。

[34] 關於巴黎到突尼斯這段跨越法國及地中海的飛行,法文版的著墨比較簡約,因此本譯文有一大半內容係取材自英文版,法文版的中譯文亦隨之於數處有少許文字調整。

[35] 勒布爾熱機場位於巴黎北郊,1919年啟用,1980年終止定期航班服務,此後僅提供通用航空服務(如公務專機),並持續為巴黎航空展舉辦地。

[36] 默倫(Melun),巴黎東南方的一個小鎮。

[37] 內韋爾(Nevers),法國中部羅亞爾河畔城市。

[38] 風禿山(Mont Ventoux),位於普羅旺斯與阿爾卑斯山脈交界線的西端,高約兩千米,但獨自聳立於隆河與高山地區之間,素有“普羅旺斯之巔”“普羅旺斯巨獸”等別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