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宴桃園豪傑三結義 斬黃巾英雄首立功(1 / 2)

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我們先說周秦時代。周朝的時候,天下分成百多個諸侯國,諸侯紛爭,互相兼並,最後剩下七個,就是戰國七雄,合並形成秦朝。到了秦朝滅亡,楚漢兩國相爭,合並進入漢朝。漢朝分為前漢後漢,傳到漢獻帝,就分成了三國。這次分裂的源頭,大概從漢靈帝時開始,他禁止良善的家族做官,而信用宦官。宦官張讓、趙忠、封諝、段珪等十人互相勾結,號稱“十常侍”,掌握了朝廷大權。

因為宦官擾亂朝綱,於是民間就不安定起來。

卻說黃河以北的巨鹿郡有兄弟三人,分別是張角、張寶、張梁。張角有一次進山采藥,遇到一個老人,把他喊到山洞裏,給它了一本名叫《太平要術》的書。張角回去之後反複學習研究,就明白該怎麼給人治病了。

他給人治病,醫效神奇,於是人們都追隨他。隨著他和弟子雲遊四方,獲得越來越多的信奉者,十幾年下來,足足有三十萬人之多,分布在青州、幽州、徐州、冀州、荊州、揚州、兗州、豫州八個州。

張角就宣稱:“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他又跟兩個弟弟商議,說:“我現在這麼得民心,如果不趁勢去奪取天下,就實在可惜了。”於是三人約定,在中平元年甲子日(公元184年3月份)一齊起兵。

但是消息走漏。張角的徒弟中有一個叫唐周的,不願意起義,就給皇帝寫去了信,揭發張角的計劃。

漢靈帝劉宏看了,趕緊叫大將軍何進調兵遣將,捕殺張角的黃巾軍。

張角於是派出快馬,通知各地都提前一齊起兵。然後張角自稱“天公將軍”,張寶稱“地公將軍”,張梁稱“人公將軍”,帶領士兵開始攻城略地。士兵頭上都裹著黃巾,所以叫黃巾軍。黃巾軍聲勢浩大,打得官軍望風逃走。

張角攻入了幽州地界。幽州刺史劉焉聽趕緊叫來文武官員商議對策。校尉鄒靖說:“官兵人少,應該趕快招募士兵,補充官軍。”劉焉應允,於是張貼告示,招募義兵。

劉焉的榜文告示,就引出一位英雄。這人名叫劉備,字玄德。劉備這人性情寬和,不愛說話,喜怒不形於色,喜歡結交天下的豪傑。他身高七尺五寸(一米八),兩個耳朵特別大,眼睛能看到自己的耳朵。胳膊垂下來,手能過了膝蓋——胳膊很長。不但有奇特的相貌,劉備還有著高貴的血統。從前,漢朝皇帝漢景帝的兒子劉勝沒有繼位,因為不是長子,就按習慣被封為了中山靖王,即諸侯國中山國的國王。中山王劉勝生的兒子中有一個劉貞的,封為了侯——陸城亭侯。劉貞住在冀州的涿郡的涿縣。他的後代傳下來,就是劉備。

劉備父親做過縣官,但是父親死得早,家裏也不富裕,劉備小時候就跟媽媽一起賣鞋子、織席。

劉備家院子的東南角籬上有一棵高五丈高的桑樹,遠遠一看,就像車子的傘蓋。劉備跟同宗族的一群小孩在樹下玩,劉備指著像車蓋的桑樹,很有氣魄地說:“我長大了必當乘坐著這樣的羽蓋華車。”意思是當皇帝。他很有誌向。

劉備十五歲的時候,媽媽讓他出去讀書,老師就是同縣的盧植。劉備的同學中有個叫公孫瓚的,歲數比劉備大,跟劉備成了好朋友。

到如今官府張榜招兵的時候,劉備已經二十三歲了。

這一天,劉備看見榜文,就很感歎一聲。身後忽然一人喝道:“大丈夫不為國家出力,卻隻是長歎,怎麼回事?”劉備回頭一看,隻見這人身高八尺,豹頭環眼,燕頷虎須,聲若巨雷,勢如奔馬。

劉備看這人長得非凡,就問他是誰?這人說:“我叫張飛,字翼德。我家世代住在涿縣,家裏還有田莊,還殺豬賣酒,最愛結交天下的豪傑。我看你看了榜文卻長歎,所以問你一下。”

劉備說:“我本是漢室宗親,叫劉備。現在聽說黃巾軍非常凶猛,我很想去打他們,安定民眾,可惜我沒有人馬,所以長歎。”

張飛說:“我家裏錢財倒是多,可以用於招兵買馬。不如跟我回莊裏招兵。”劉備大喜,於是和他一起去田莊。進了村子,路過一個酒店,倆人先進去喝酒。

忽然就見一個大漢推著一輛車子,走到門口停下,想歇歇腳,就進店坐下,要了一份酒菜。劉備一看此人,身高九尺,胡子長二尺,麵如重棗,唇若塗脂,丹鳳眼,臥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凜凜。劉備當即請他過來一起坐,問他姓名。這人說:“我叫關羽,字雲長,河東郡解州人。因為本地土豪仗勢欺人,被我殺了,所以逃難江湖,有五六年了。聽說官府在招兵,我想去報名。”

劉備聽了,當即想和他一起報名。關羽當即大喜。張飛說:“我的莊子有一個桃園,花開得正盛,咱們去園中祭拜,三人結拜為兄弟,同心協力,才能辦成大事。”

劉備、關羽齊聲說:“這就最好了。”

於是到了張飛的莊子,進了桃園,桃花盛開,春意盎然。他們擺下酒肉祭品,焚了高香,劉備說:“我劉備,還有關羽、張飛,以年齒排序,雖然不是同姓,但是誌趣相結,從此結為兄弟,戮力同心,上報國家,下安鄉黨。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隻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後土,實鑒此心,背義忘恩,天人共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