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他們留下的骨架來看,雖然北京猿人距離古猿的曆史已經有幾百萬年之久,但他們的頭骨還保留著不少類似猿的特征,例如:眉骨粗大,頭頂正中央有一條由前向後延伸的突起,嘴巴向前突出,下巴卻向後退縮等。但是北京猿人的四肢骨與現代人的差異很小,主要就是骨壁較厚,骨髓腔比較狹窄。
因此,有人風趣地打了個比方,說北京猿人的體質總的看上去好像是現代人的身體上長著一個有點像猿的頭。
北京猿人用錘打、砸擊等方法製造出來的石器還比較簡陋,不可能有很高的生產力。他們主要靠采集植物的果實、嫩葉為食,可能也挖挖地裏的塊根。身體強壯的男人可以到較遠的地方去碰碰運氣,有時候可以撿到一些動物屍體,或者抓點老、弱、病、殘的小動物,像鹿、鳥蛋等。看來北京猿人的葷素搭配還是比較豐富的。
北京猿人洞裏還有一些令科學家們眼睛發亮的東西,那就是在多處發現的厚厚的灰燼,其中還含有燒過的動物骨骼和燒過的石頭。那些燒過的骨骼往往變成了黑色、灰色或者藍色,而燒過的石頭則出現了很多裂縫,有些地方還發現了用樹枝燒成的炭塊。這些都證明北京猿人已經學會了用火。不過他們還不會生火,隻知道把自然界中的火引回來使用。當然,他們也知道不斷添加木柴能夠長期保留火種。
一旦北京猿人掌握了用火,就能在山洞裏圍著火堆取暖、烤肉。燒過的肉味道更佳,也更容易消化,吃了以後比較舒服,也少生病,這對改善他們的體質很有幫助。而且火還能驅除山洞裏的濕氣,使他們免受風濕病的折磨。
要是有不知好歹的野獸找上“門”來,他們也可以用火來驅趕。就目前所知,北京猿人是歐亞大陸和北半球最早學會用火的人類。
除了北京猿人之外,中國大地上還生活過其他多種晚期猿人。
其中,元謀猿人是中國最早的直立人,但他們的化石現在發現得相當不完全,到目前為止才找到了2顆門牙,這2顆門牙的形態與北京猿人基本一樣。研究人員根據同時出土的動物化石以及他們所處的地層年代,推測出元謀猿人大約生活在170萬年前。
在埋葬元謀人化石的地層中,還找到了許多零星分布的小炭屑,最初有人猜想那是元謀人用火的遺跡,其實它們應該是地麵上曾經生長過的草,埋在地下被炭化的結果。
我國已經發現的第二早的人類化石是陝西省藍田縣公主嶺的一個女性猿人頭骨碎片,人們稱之為“藍田猿人”。把這些頭骨碎片拚接起來,可以發現她的顱頂低矮,麵部向前突出,眉骨比較粗壯,腦量大概有780毫升。從附近的哺乳動物化石來推斷,她應該生活在距今115萬年前。
與元謀猿人相似的是,在發現藍田猿人的地方也找到了一些木炭,有人也試圖把它解釋成是藍田猿人用火的遺跡,但由於找不到其他過硬的證據來證明這一點,所以大多數科學家認為那更可能是天然火燒出的炭塊被水流衝到這裏的結果。
他們打製的石器比較簡單,又粗又大,但仔細一看,卻發現已經有不同類型石器分工的跡象。
印度尼西亞的爪哇島,是亞洲另一塊出產大量直立人化石的地方。爪哇猿人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代表。從這裏發現的猿人,最早年代的可以達到180萬年前。
早期智人
最先被發現的早期智人是歐洲的尼安德特人,他們的腦顱形狀比較接近猿人,但腦量卻相當大,已經達到1575毫升,達到了現代人的水平。
他們居住在洞穴中,身體強壯,有寬闊的肩膀和粗壯的四肢。而且鼻子很大,因為當時地球正處於比較寒冷的冰期,這樣的鼻子能使冷空氣在進入人體肺部之前變得溫暖,減少對身體的不良刺激。
他們不僅可以狩獵巨大的野獸,而且還用野獸的毛皮來遮擋身體,這可能是人類最早的衣服了吧。
雖然有些晚期猿人就已經學會了用火,但他們的火種來自於自然火,比如雷擊起火。而早期智人則已經學會了自己生火,這樣就好比是掌握了一種“超級武器”,不用懼怕因火種熄滅而忍受嚴寒和野獸的侵襲了。
尼安德特人還知道用獸骨來修理石器,甚至用猛獁象骨和樹枝搭造橢圓形的小屋,屋頂還用獸皮加以遮蓋。
人們曾一度認為尼安德特人是現代人最近的直係祖先,因為他們甚至發展出了複雜的文化,比如說照顧受傷的或者生病的同伴,而不是像以前那樣拋棄他們;在舉行葬禮的時候,會在死者身邊擺放食物和鮮花等。這些與現代人的習俗很像。直到今天,這些傳統仍然在北極的土著居民中,從愛斯基摩人到拉普人,廣為流傳。這就有力地表明,尼安德特人很可能在人類曆史上首先越過了北極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