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言之有續:話題不可斷(1)(1 / 3)

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這樣一種人,他們很會說話,句句動聽,且話題不斷。但是也有些人不會說話,有時候經常出現“相顧無言”的情況。為什麼會存在這樣的差別呢?就是因為前者懂得說話的藝術,能不斷地製造話題。

所以在說話時,一定要做到言之有“續”,話題不斷。那麼怎樣做到這一點呢?相信通過下麵的文章,你一定會有所啟發。

推開“寒暄”之門,以獲取話題

對於那些初次見麵的陌生人,推開“寒暄”之門,是不斷獲取話題的好方式,而巧妙使用開場白就能有效打開“寒暄之門”,讓話題不中斷。

生活中,我們不可避免地要與陌生人打交道。想要和對方交流下去,初次見麵時的開場白很重要。好的開場白給人親熱、友善、貼心的感覺,能夠很快消除彼此間的陌生感,推開“寒暄”之門,就不會使得話題中斷,處於麵對麵的沉默尷尬境地。

通常,開場白的表達方式有以下幾種:

1.問候式

“您好”是最常用的問候語,倘若我們能夠根據對象、場合的不同而使用不同的問候語,可能會有更好的效果。在麵對德高望重的長者時,可以問候“您老人家好”,以表示尊敬;麵對同齡人時,可以直接稱呼其名字或名字的後麵兩個字或一個字,再說“你好”,使親切感倍增;麵對一些有職業身份的人時,可以說“李醫生,您好”、“王老師,您好”、“陳會計,您好”等,也帶有尊重的意味。春節時拜訪他人要說“新年好”,讓人感覺到節日的氣氛;早晨見到他人要說“早啊”、“早上好”就比“您好”顯得更加得體。巧用稱呼語打開“寒暄之門”,然後在交談的過程中,就能製造出無數的話題,不會讓雙方陷入沉默。

2.敬慕式

對初次見麵者表示敬重、仰慕,是一個人熱情有禮的表現。注意這種方式必須要掌握分寸,做到恰到好處,萬萬不能亂吹捧,倘若逢人便說“久聞大名,如雷貫耳”一類的話就過頭了。表示敬慕的內容要根據說話對象、時間以及說話地點來定。

3.攀親認友式

這一招雖然不太被推崇,但的確具有很強的實用性。通常,隻要對一個素不相識的人作一番認真調查,都能找到一些或明或隱、或近或遠的關聯。如果對話時再拉上這層關係,就能一下子拉近彼此的心理距離,使對方備感親切。

譬如:

“啊?您姓李啊?我也是,我們五百年前可是一家呀!”

“您來自皖南,我出生在皖北,兩地相隔咫尺。沒想到今天遇到同鄉了,令人欣喜啊!”

這種初次見麵互相攀認式的談話方式很容易打開寒暄之門,讓話題不斷,而且可以讓人在短時間內產生一見如故的印象。

4.揚長避短式

幾乎每個人都希望別人能夠看到並讚美自己的長處。那麼,初次見麵交談時,我們應該投其所好,以直接或間接的方式指出對方的長處並讚揚一番,這也是推開寒暄之門的一種方法,從而讓對方對你產生好感,也能激發彼此交談的積極性。反之,倘若總是有意或無意地觸及對方的短處,傷及對方的自尊心,就會讓你們的談話因為不愉快而中斷。

被譽為“銷售權威”的霍依拉先生有自己獨特的交際訣竅:初次交談,推開寒暄之門的方法,就是一定要揚人之長、避人之短。一次,為了拉廣告,他前去拜訪梅伊百貨公司總經理。打招呼之後,霍依拉突然開口問道:“您是在哪兒學會開飛機的?總經理居然能開飛機,可真不簡單啊!”話音剛落,總經理便興奮起來,談興大發,廣告之事當然不在話下,霍依拉還被總經理熱情地邀請去乘他的自備飛機呢!

俗話說:“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有的人相處一輩子卻形同陌路,而有的人卻一見如故。會說話的人,總是能巧妙地推開“寒暄之門”,不斷地製造話題,讓話題不斷,做到言之有“續”,這樣才能給人一見如故的感覺,而在寒暄之中,也能體現出一個人言論的精彩獨到之處。

話到嘴邊留下半句,激起對方無限興趣

在說話的時候,有時候把話說到一半就打住,不再往下說了,也就說話到了嘴邊留下半句,很容易引起別人的興趣。在我們日常用語中叫做“吊胃口”。這樣也能實現言而有“續”,給話題一定的神秘感,當話題終止的時候,再給出解釋或者是公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