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幽默的語言削減對方的憤怒
人難以一邊發怒,一邊歡笑。因而心理學家建議對那些喜歡發怒的人,要采用“幽默療法”。鑒於此,如果別人也喜歡發怒,我們不妨也建議對方采取“幽默療法”去消除自己的憤怒感。同時也要看到,我們也可以在別人發怒的時候,用言之有味的幽默話語幫助對方削減甚至完全消除怒氣。
眾所周知,小孩子是很容易發怒的,因為他們的自我意識很強,凡事都要滿足他們的願望,假如和他們所期待的有偏差,他們就會發怒。而此時,如果父母再批評他們幾句的話,那麼他們的怒氣就更重了。但讓人欣慰的是,小孩子也是非常容易開心的。如果父母在孩子生氣的時候對他們說:“看看我們家寶貝這張臉,特別像我們家的小花貓。”孩子聽了這種幽默的話,可能就會破涕為笑,而在笑的同時,他們的怒氣不就自然消退了嗎?
其實,我們一生當中要認識很多人,並不是我們遇到的每一人都很穩重,都沒有脾氣,相反,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脾氣,因此,我們自己會有發怒的時候,別人同樣也有發怒的時候。哪怕是在最親密的朋友麵前,也可能會因為某件事情對其發怒。
那麼,當別人怒氣衝天的時候,我們該如何平息對方的怒氣呢?其實,這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用幽默的語言幫助對方削減怒氣。假如別人有怒氣,你也跟著發火的話,那麼你們之間的關係就很難再維持下去,即使是很好的朋友,雙方的友誼也可能會被這場怒火燒得灰飛煙滅。這對於任何一個想要享有精彩人生的人來說,都是需要盡力規避的一點。
事實上,即使是最親密的人之間,用幽默的語言削減怒氣也是必要的。比如說,配偶之間,如果一方憤怒了,另一方能在自己的言語中加入幽默這一作料,以讓對方在笑聲中削減甚至消除自己的怒氣的話,就能讓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進而為精彩人生創造和諧美滿的家庭。下麵這個故事就能充分說明這一點。
結婚後,妻子比戀愛時更加蠻橫不講理。這讓丈夫很苦惱。一天,本來兩人約好一起去看朋友,結果走到半路,妻子因為一點小事無理取鬧,而且很不講理。丈夫每次都忍讓有加,這次不知道怎麼了,牛脾氣也上來了,直接扭頭回家去了,把妻子一個人丟在了大馬路上。妻子很生氣,但是和朋友約好了,不能失約,隻好硬著頭皮自己去了。
在回家的路上,妻子想一定要和丈夫大吵一番。結果到了家門口,發現門上貼著一張紙條:“你必須向我道歉!”妻子一看更加火冒三丈。心想:我都還沒找你算賬呢!進屋後開燈關門,看見門後貼著一張紙條:“或者把我的皮鞋擦了也行。”妻子看到這張紙條怒氣已經減了一半,在冰箱門上,還有一張紙條,上麵寫著:“或者明天你洗碗吧!”妻子在臥室門口發現了最後一張紙條,上麵寫著:“問世間情為何物,不過一物降一物!寶貝,我被你降住了,我錯了……晚安!”
看到最後一張紙條,妻子的怒氣幾乎全都消除了。然後回想一下,白天自己確實是無理取鬧,丈夫的行為雖然有錯,但是起因是在自己這裏,於是也就不生氣了。
試想,如果丈夫沒有充分地將幽默這種作料運用起來,他能巧妙地消除妻子的怒氣嗎?假如他和妻子抱著同樣的心態等著她回家大吵一架,那就隻會讓事情擴大化,讓矛盾加深,甚至破壞雙方的感情。顯然,對於一個想要享有精彩的人生的人來說,這是非常不明智的行為。丈夫深諳這一點,於是使用了幽默的語言,削減了妻子的憤怒,維護了家庭的和諧。
當然,在陌生人麵前,言之有味的語言——幽默同樣具有削減憤怒的功效。對此,我們從下麵這個事例中就可見一斑。
話說在一家餐館裏,一位顧客點了一碗湯,結果湯端上來後,顧客發現湯裏有一隻蒼蠅。於是把老板叫過來指著蒼蠅說:“這東西在我的湯裏幹什麼?”老板知道在這種情況下,無論自己是解釋還是道歉,對方都會憤怒。
於是他把臉湊近了碗邊,仔細看了看,對顧客說:“它在你的碗裏仰泳呢。”在場的人都跟著笑了起來,老板幽默的話語使得顧客怒氣削減了一半。
於是也和老板開玩笑說:“我想這個遊泳池是屬於它的,我不跟他搶了。”最後老板給這位顧客重新上了一碗湯,而顧客的怒氣早已消失殆盡,老板重新做好的湯一端上來,他就開開心心地喝起來了。
綜上可知,一個聰明的人,一個懂得為自己打造精彩人生的人總是懂得在自己的話語中加上幽默這種作料,讓自己說出的話變得更有味道,更能讓幽默幫自己削減或消除別人的怒氣,從而化衝突為和諧,化怒氣為笑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