僑陳如等虔誠地請求做佛陀的弟子,佛陀慈悲和藹地接受了他們的請求,收他們為弟子,做比丘僧。他們成了佛陀的第一批弟子,從此,僑陳如、阿舍婆誓、摩訶跋提、十力沸伽、摩男俱利五個比丘僧,隨侍佛陀,開始了自利利人的工作。佛陀常常帶他們在縛羅迦河沿岸宣化佛法,佛陀認為該地適合,便暫時住了下來。
一天清晨,佛陀正在河邊盥洗,忽然看見對岸跑來一個發狂似的人,他嘴裏喊著:“我太痛苦,太痛苦了!”
佛陀一直用慈悲的眼光看著他,他也看了佛陀好一會兒,然後便伏倒在地,恭敬地說:“我聽說這裏曾住著一位大徹大悟的佛陀,是不是您啊?請救救我吧。我名叫耶舍,家住迦屍城,我白天為了掙錢,為了名利地位,忙忙碌碌,片刻不得閑;晚上還有歌舞歡宴、飲酒作樂,渾身疲憊不堪。這樣的生活我本來很迷戀,但是時間長了,便厭倦了。席終人散,我本想好好睡覺休息,可是白天的種種事情縈繞在腦際,因而無法入眠,真是痛苦不堪。
“昨晚,我在床上輾轉難眠,便披著衣服下床。本想到庭院中散散步,可是當我走進花園時,卻看到我的舞姬正與一個男子在花叢間幽會。我妒火中燒,難以克製,就打了她一記耳光,隨後便發狂似的奔了出來。我本來是盲目狂奔,沒有方向,但是跑了不多遠,像是冥冥中有股力量把我引到這裏,讓我看見您這莊嚴的慈容。我想,您一定就是那位人們稱為大覺者的佛陀。請您發發慈悲,救救我吧!”
佛陀見他那哀切淒苦的求助眼神,心生悲憐,於是雙手撫著耶舍的頭說:“年輕的善男子,我正是你所說的佛陀,你來到我這裏,自會安穩自在。你聽我說,世間沒有不散的筵席,親朋眷屬哪有永聚一起不分離的?人間本是一個虛偽的世界,一切都是無常。自己的身體尚且不能依賴,又怎麼能讓一切都屬於自己呢?你不必悲傷,你得度的機緣已到,應該歡喜才是,現在趕快把心靜下來,把一切都放下吧!”
耶舍滿心的嫉妒、憤怒被佛陀的法音甘露澆滅,頓時感覺周身舒暢、心境平靜。他抬頭看佛陀慈悲的相好,感動得熱淚盈眶,當場請求佛陀收他為弟子。佛陀以悲憫的語氣對他說:“耶舍,你先回家去,因為你的雙親正在焦急地等待你,到處尋找你呢!你怎能讓老人家操心?你要明白,並非離開家庭才算出家。如果身披袈裟,卻心染世間俗情;雖身處深山叢林,卻時時不忘世俗名利,這怎麼能算是出家呢?反過來也一樣,雖然身上穿著華美的衣服,但內心清淨光明,對人沒有怨親之別,舍棄一切煩惱,用真理教化世人,這才是真正的出家。你懂得這層道理嗎?”
“佛陀,我已了解您的開導,請您慈悲讓我做一個真理的傳播者吧,讓我皈依佛陀,做一名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