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佛陀在路上遇到一個名叫優波迦的求道者,他一眼便看到了佛陀威嚴的相好,不由心生恭敬在路旁站立,伏下身向佛陀頂禮道:“請問您是誰?怎麼會生得如此稀有的相好?您的容顏,滿如明月,湛然如清水,讓人看了心生歡喜,無限欽敬!您以什麼為宗?老師是誰?

“我看這世間的人心,都像猿猴一樣,一刻不得寧靜,終日被愛執束縛,連自己都做不了主。如今看到您這安詳的容貌,沒有半點俗氣和染著,讓我這顆狂亂的心頓時平靜下來了。我叫優波迦,還請您多多指教。”

佛陀見他言語誠懇,態度謙遜,於是便以柔和的語氣對他說:“優波迦,我沒有師承,是自己覺悟出來的妙法。我得到了別人沒有得到的,覺悟出了別人沒有覺悟的,知道了世間沒一個人能夠知道的,這就是我成就的正覺。煩惱是最可怕的怨敵,要用智慧的利劍去降伏它,這是我獲得正覺的根本,我要用它們去喚醒沉睡在世間的迷途之人。

“優波迦,我不驕傲,不被名利給養所役使。我一心要流布正法,救度沉溺在苦海中的芸芸眾生。我曾經發誓要做一個在苦海中渡人的船夫,現在我具備了度人的條件,我要馬上去實踐,讓一切有善根,與佛陀有緣的人,都能得度。身擁巨額財富,卻隻圖獨自享受,這絕不是義士所為。要用自己的財富兼利天下,這才是大丈夫。

“自己得到好處,也要讓他人受到恩惠,這才是慈悲。舍掉貪圖安樂的觀念,拯救沉溺苦海的眾生,這才是第一等勇者。我現在是個大醫王,我能夠治療眾生心中的疾病。我已經明白過去、現在及未來,我能夠引導迷途的人走上合理正覺之路。

“優波迦,你不要以為我虛偽誇大,不懂得謙遜。實際上,世俗的謙遜客氣往往含有虛假欺騙的成分。我對你說的,句句是真話,絕無虛假。

“一盞明燈,並非因四周黑暗才發亮,驅除黑暗是燈的自然本性。我已是成就佛陀大道的人,對這個世界本來已無所求,之所以燃起正覺智慧的光明,就是為了順應自然來照耀眾生愚癡的黑暗。鑽木取火、氣流成風、掘地得泉,這都是自然的道理。優波迦,如今我是人間的佛陀,此刻正準備去鹿野苑講述第一次佛法。”

優波迦聽後,歡喜讚歎,約定將來要做佛陀的弟子,於是頂禮而退。

鹿野苑位於恒河與波羅奈河之間,那兒有一片繁茂的樹林,鳥獸溫馴,沒有喧鬧之聲,是個寂靜幽雅的境界。

佛陀第一次弘法之地——鹿野苑

那裏也有一個苦行林,鹿野苑就在苦行林中。僑陳如等五個人便在這裏修習苦行。當佛陀快要到鹿野苑時,僑陳如等人便遠遠地看到了佛陀的聖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