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遊戲:奴役全球的資本化危機82(2 / 2)

然而隨後發生的事情,讓人懷疑這次事件是監管機構幹預的結果。那就是時任中國證監會主席的郭樹清先生在全國證券期貨監管工作會議上說,“對於股市關鍵時刻采取必要的行政幹預是必要的”。[ 《郭樹清:關鍵時刻對股市采取行政幹預是必要的》,中國網,2013年01月22日。]如果經常對股市幹預,那麼股指到了什麼點位幹預才是必要的,或者股指這一年上漲多少點才是對的,另一年下跌多少點才是對的呢?這隻能由監管部門根據自己和政府的某種需要決定了。

自然的股市漲落不可能總是“溫吞水”,它的落差要足夠大,才能使交易者賺到錢,不然的話,誰也賺不到錢。一個股市,如果沒有人聯手操縱,沒有市場幹預,出現大的落差隻能是由國內外政治、經濟、社會形勢變化引起,是眾多交易者對市場研判後的集體反應。如果有人聯手操縱股市,他們就需要劇烈的震蕩和巨大的落差,震蕩越強烈,落差越大,操縱者掠奪的社會財富也就越多。這樣的事情發生前,一定會有互聯網和紙媒的呼應言論出現,這就要看投資者和投機者的市場嗅覺與辨別能力了。經常性的市場幹預,也會造成大的市場落差,並且一般都會被市場操縱者利用。企圖聯手操縱股市的力量一定會利用這種機會製造出新一輪更大的市場落差。

市場幹預對股市的大眾交易者沒有好處,這個道理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明白。在股指到了一個相對高位時,空倉的一方對政府打壓股指的幹預行為是非常盼望並極為支持的,但是滿倉的一方一定會憤怒和悲哀,因為他們遭受了損失。反過來也是一樣,在股指到了一個相對低位時,滿倉的一方對政府抬升股指的幹預行為無疑是非常盼望並極為支持的,但是空倉的一方一定會憤怒和悲哀,因為他們判斷股指還會下行。

400多年的股票市場實踐表明,在股票市場裏,不論多方還是空方,他們的機會和行為從長期看都是均等的。加上了政府經常性的市場幹預,不論多方還是空方從長遠看都不會因此獲得更多的利益。能穩定賺到錢,並且賺到大錢的,一定是跟政府和監管機關有特殊利益關係的股票買家。寫到這裏,我們就會明白,是什麼樣的交易者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才會希望政府的市場幹預,經常希望政府對市場幹預的又是什麼樣的交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