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遊戲:奴役全球的資本化危機80(1 / 2)

第11章 中國股市的潮漲潮落 2007年的行情

2007年的行情幾十年一遇。這一年,持有中國股票的人,無論是股票市場的常客還是發現機遇首次買入股票的人,隻要股票賬戶有足夠數量的資金,其中的一部分人便由此過上了錦衣玉食的生活,當然,前提是他們在這一年的適當時候見好就收,把贏利全部變現,繼而迅速改換門庭,比如去炒房。有一些通過不尋常渠道獲得不尋常暴利的人,變現後迅速銷戶,從此在股票市場銷聲匿跡。2007年的行情不同尋常,有心的中國證券史學家、金融史學家、社會史學家都會為此寫上一筆。這種行情隻有在中國這樣的不完全市場經濟國家才會出現。這種極大落差的行情是投資人的悲哀,這一波行情從頭至尾充滿了幹預和內幕交易。

2007年的行情得從2001年說起。2001年國務院出台國有股減持政策,中國股市自當年6月份的2245點高位開始下跌,並由此步入長達4年半的漫長熊市,2005年6月出現998.23點的最低點位。

2006年1月,中國股市行情自1163點啟動,上證綜指當年收盤達到2675點。2007年,股市又是一路上升,5月最高達到4335點。也就是在這時,政府、機構、境外投資銀行開始對市場發出風險警告,說A股泡沫已經很大。政府想讓股市下跌總是有辦法的,2007年的5月29日夜半,財政部出台了上調交易印花稅的政策,股市終於應聲而下。但是這次下跌的時間很短,經過約半個月的短暫調整,基金、各路大資金開始瘋狂炒作藍籌股,在他們的推動下,到10月份,僅用了4個月的時間,上證指數即從3400點附近上升到了6124點的年度高位(見圖11-1)。然而奇怪的是,在上證指數4000多點的時候紛紛聲稱中國股市已經形成巨大泡沫的中國政府各路官員,以及不少境內外投資和研究機構,在上證指數升到6000多點高位時,卻對中國股市已經真實存在的巨大泡沫視而不見了。不僅如此,他們其中的有些人甚至宣稱,股市會到7000點或8000點。也就在這個時候,他們之中的很多人和機構卻在悄悄地拋售手中的股票。股指到了6000點附近時,為什麼再也沒有任何機構發出泡沫風險警示,對於這個問題,很多大眾投資者很久之後才明白:中國石油要在2007年11月上市。我們如果回頭翻翻當年的報紙,認真搜索一下當時互聯網上的財經新聞,就可以發現,2007年圍繞中國股市上演的大戲,有很多動人的主角和淋漓的表演。在中國經濟史上,這種景象實屬罕有。

圖11-1 1990—2010年上證指數走勢

圖11-2 1990—2009年證券市場A股市值走勢

2007年,中國石油上市的11月,上證綜指開盤5978點,最高達到6005點,最低4778點,收盤4871點。中國石油上市後,上證綜指一路下跌,各路機構開始一致看空,一直到美國雷曼公司破產後,中國政府出手救市。

這是一種巧合,還是一種社會財富大規模再分配的巧妙安排?可以斷言的是,在2007年11月,甚至是在2008年的春天和夏天,中國還沒有一個高人能預先看到美國次貸危機會發展到“兩房事件”和雷曼兄弟破產,並迅速演變為一場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機。

媒體披露的交易數據表明:中國石油上市當天的大賣盤是平安保險等機構席位。在中國石油掛牌前,這些機構投資者,以及與此利益關聯的媒體、專家、評論員寫文章,為中國石油描繪出無比燦爛的神話,極力鼓勵股民買入中國石油。2007年11月5日,中國石油以每股16.70元的發行價在上交所掛牌後,僅25天就上漲了近200%,11月30日達到每股48.62元的最高價。此後開始步入綿綿的下跌之路,2008年10月31日跌至最低每股9.71元,直至兩年後的2010年10月中旬,股價仍在每股11元左右。大量購進中石油的投資者,可謂血本無歸。這是製造藍籌神話,吹噓藍籌永遠不敗的市場操縱者預先設下的陷阱。

有很多時候,股市環境其實什麼也沒發生,但一個虛擬的消息,或者一個意義根本不大的數字,都會被人放大,企圖左右股指走勢,以達到其高位出貨、低位吸籌的目的。2008年中國股市瘋狂下跌,到6月份,十連陰,一邊倒,傾國傾城滿目看空,10月最低達到1664點。有人甚至預言股指要跌破1000點。其實,中國股市環境並未發生什麼災難性變化,推動股市瘋狂下跌的仍然是1997年將中國股市從2700點(上證綜指2006年收盤點位是2675.47,2007年開盤點位是2728.19)推至6124點高位的、有力量左右中國股市的投資機構和利益集團(包括中國的和境外的)。其目的是想在極低的位置抄底賺取巨額利潤。他們在市場上翻手為雲、覆手為雨,可以左右政策,甚至可以參與製定政策。這就是海外學者所說的中國資本市場信息的“渾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