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通脹的推動者和分羹者 衰退鞏固了通脹的財富分布格局
通貨膨脹後即使發生經濟衰退甚至蕭條,社會財富的分配規律和分布格局也不會發生變化。
通貨膨脹後(資產泡沫破滅後)的社會財富實際上已經完成了一輪大轉移,即財富已經向社會資源壟斷者、財富壟斷者手中轉移。在資產泡沫破滅後和隨後的經濟衰退期,社會資源和財富壟斷者,即極少數占有社會95%~99%資源和財富的人群,資產也會有損失,但比起大眾人群,他們的損失在比例上要小得多。金融危機後2009年的美國,1%的最富有家庭的平均財富為1400萬美元,比2007年減少27%,而全美家庭平均財富為6.22萬美元,比2007年減少41%,大大高於最富有家庭財富減少的幅度。[ 據華盛頓“經濟政策研究所”2010年12月24日發布的報告。]由此可見,通脹後的短暫衰退是對社會財富分布數量的又一次刷新,財富分布的格局不會改變,財富轉移不會停止,財富轉移的比例也不會改變,改變的隻是財富轉移的數量。經濟衰退的一個重要作用是:鞏固了通貨膨脹的財富分布格局。
前麵已經說過,通貨膨脹對於社會資源和財富壟斷者,對於一些權力官員,對於某些權力集團都是很好的東西,都是一種“發展”需要,不僅是財富掠奪和財富增值的需要,也是“繁榮”的需要。但是,通貨膨脹下的繁榮,尤其是持續通脹下的繁榮不是真正的繁榮,而是危機。
在古代,一個城市、一個地區的繁榮是真實的,社會財富的差距不大,那時還沒有經濟學這個社會分工,但是市場經濟伴隨著商品交換的出現實際上已經誕生了,雖然那時不那麼叫。在原始的市場經濟環境裏,社會的繁榮是真正的繁榮,沒有泡沫,沒有危機,沒有人為失掉自己的工作而擔心,因為不存在很細的社會分工,社會財富的差距也不大。那時,隻要國家的稅賦民眾負擔得起,沒有自然災害和戰爭,平民就能安居樂業,社會就能歌舞升平,那是原生態的、真正的繁榮。今天在很多國家出現的繁榮並不是真正的繁榮,一輪又一輪間歇性或持續性的通脹導致了社會財富快速向少數人轉移。通脹時期社會財富的增加是很少一部分人的事,這一部分人無論名義財富還是實際財富都會增加,還有一部分人雖然名義財富增加但實際財富卻並不增加,而大部分人是名義財富和實際財富都沒有增加。誰能說隻有極少數人才能享受的繁榮是真正的繁榮呢?在這個繁榮的舞台上,平民大眾隻不過是少數人繁榮生活的風景,一道不可或缺的風景。雖然我們無法再回到,也不應再回到原始的市場經濟社會,但是每一個國家的政府都完全可以拒絕通脹。如果不是持續的或周期性的通脹,哪怕是緩慢的發展,社會和諧與公正也要比今天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