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遊戲:奴役全球的資本化危機71(1 / 1)

第9章 通脹的推動者和分羹者 高端奢侈品銷售興旺推動通脹

通貨膨脹的顯現一般是由高端的、多種勞動和技術集合的商品開始,這類商品通常都是下遊商品。在通貨膨脹環境裏,這類商品的價格會首先上漲。通脹總是使貨幣向少數人手裏集中,占有社會大部分資源和財富的權力階層和富豪階層,是下遊高端商品的主要需求者和消費者,隻有這部分人才有能力消費,比如豪宅及豪華的設施設備、奢華的生活用品、奢華的生活方式等。如千萬元以上的豪宅、100萬元以上的豪車、10萬元以上的名貴手表等。一部最昂貴的勞斯萊斯汽車,價格為15.5億元;一塊最昂貴的百達翡麗手表,價格超過70萬元。這些商品除了做工超級精細以外,主要是由於使用了地球上很多短缺的物質,比如黃金、鉑金、寶石等。由此還可以看出,這些價格昂貴的高端商品消費者既是通脹的受益者,又是通脹的推動者。這些最下遊的高端商品定價高、利潤高,消耗了很多的上遊原材料。

從瑞士名表的銷售變化也可以看出中國通貨膨脹的情況。2010年是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後的第二年,美國的經濟並未完全複蘇,歐洲經濟新的問題正在顯現,中國擔心經濟增速下降,卻仍然確保了超過10%的增速。此時的瑞士鍾表業出口總額卻比2009年增加了29億法郎,達到162億法郎,增長率高達21.8%,銷售業績比金融危機前的2007年還要好。為其做出貢獻的主要是中國內地市場。2010年,豪利時(Oris)在中國市場的銷售增長率超過50%,供貨量隻能滿足中國市場需求的65%~70%;美度(Mido)在全球近一半的銷售業績也是在中國完成的,2010年銷售額比往年翻了將近一倍;浪琴(Longines)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額約為其全球銷售額的1/3。瑞士的鍾表製造業人士和媒體都認為,中國人的口味已經在導向瑞士手表的生產。[ 《瑞士手表,為中國製造》,21世紀經濟報道,2011年3月30日。]

中國人的奢侈消費有著複雜的經濟背景和社會背景。亞當·斯密認為,高利潤在任何情況下都會改變商人在其他情況下自然產生的節儉性格,他們的榜樣對全國平民生活方式的影響,比任何其他階層都大得多。亞當·斯密在論及西班牙、葡萄牙商人與倫敦、阿姆斯特丹商人的消費行為和財富程度時說:“在任何地方,消費的一般狀況,與其說是受真實消費能力的支配,還不如說是受賺錢消費的難易程度支配。”[ 亞當·斯密:《國富論》,唐日鬆等譯,華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443頁。]這句話其實是在說,日常能大把揮霍、奢侈消費的人,主要不是由於他擁有巨額的存量財富,主要是由於他經常有非常可觀的財富流入。用這個觀點來觀察今天的消費現象,十有九準。

與此同時,通貨膨脹環境下的商品也一定是低效使用的,過多的高端奢侈商品高度集中在社會一部分人手裏是一種浪費;供過於求的低端商品泛濫、滯銷,最後被作為垃圾處理也是一種浪費。從高端奢侈商品市場的興旺我們可以看到:通貨膨脹成就了高端奢侈商品市場的興旺,而高端奢侈商品市場的興旺又進一步推動了通貨膨脹。